出处
《当代法学》
1999年第6期68-69,共2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同被引文献24
-
1温建辉.人性与人的本质新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00-102. 被引量:12
-
2弗洛伊德 著 刘福堂 译 台肥.精神分析纲要[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7. 被引量:5
-
3杨光华.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9. 被引量:41
-
4[英]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被引量:13
-
5陈道明.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与犯罪心理预防研究[J].中国司法,2007(8):31-32. 被引量:7
-
6卢家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被引量:47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被引量:10
-
8陈兴良.腐败的成因及其抗制[A]..当代中国刑法新视界[M].,1999.491. 被引量:1
-
9埃里希 弗洛姆 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Z].人民出版社,1979.9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
1郭冰.连环犯罪案件罪犯心理特征分析[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4,16(4):46-49. 被引量:1
-
2胡静,张楠.特殊犯罪群体的犯罪分析与预防——以“未婚妈妈”杀婴案为视角[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0(4):38-41.
-
3胡静,张楠.特殊犯罪群体的犯罪分析与预防——以“未婚妈妈”杀婴案为视角[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3):187-189. 被引量:3
-
4彭清燕.职务犯罪心理研究[J].河北法学,2004,22(3):142-145.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22
-
1王娟.警示训诫防线——对职务犯罪的心理阻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5):43-46. 被引量:2
-
2余小三.职务犯罪的概念及特征析评[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8(3):32-34. 被引量:1
-
3刘璐.职务犯罪的心理特征与刑罚设置[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5,17(1):41-43. 被引量:2
-
4孙亚伟.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及讯问策略[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4):90-93. 被引量:1
-
5赵晓风.职务犯罪心理要素探析[J].政法学刊,2007,24(4):55-58. 被引量:3
-
6马晓炜.职务犯罪死刑存废的理性思考[J].河北法学,2008,26(2):46-51. 被引量:1
-
7王光石.转型期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的心理原因探析——默顿的紧张理论在特权阶层的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66-67. 被引量:1
-
8王光石.国企公职人员犯罪的心理原因探析——默顿的紧张理论在特权阶层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117-119. 被引量:3
-
9王琳,张丽云.经济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其预防[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0):139-140. 被引量:1
-
10赵素萍,赵飞.论职务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与讯问突破对策[J].中国检察官,2011(3):3-5.
-
1赵晓河.论犯罪心理预防[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2):76-78. 被引量:2
-
2胡建岚,吕丹丹.论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预防[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50-53. 被引量:2
-
3孙立伟.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研究[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2):246-246.
-
4徐春晓.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从家庭方面谈起[J].青年文学家,2010,0(17):191-191.
-
5张德龙.农村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2):69-71. 被引量:1
-
6龚晓琴.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才智,2008,0(4):18-19.
-
7韩芳,陈海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代表:注意宽与严的有机结合[J].法制资讯,2013,0(3):48-48.
-
8陈建华,何玲龙.青少年突发性犯罪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5(4):9-10. 被引量:2
-
9于洋.《犯罪心理学》复习指导[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0(3):67-68.
-
10李蕾.论间接故意的错误[J].中国城市经济,2010(7X):262-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