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和宗教是现代艺术家丰子恺把握儿童生命特质的通途,同时他又透过儿童本真的生活抵近了艺人的真味和佛家的境地。丰子恺的儿童观借助这两股力量的根植,在现代文学史上别具精神气质。本文试图从丰子恺对古代“童心说”的传承、佛教“护心观”的演变及作为一个艺术家审美趣味的指归,来剖析其儿童观的多层内涵,同时又深入其内部特征来揭示他立足于家庭本位、注重“艺术教育”、整体上疏于现实主流的儿童观精神风貌。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8-62,共5页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