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老子》“绝智弃辩”思想及其发展演变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4期18-24,3,共8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8
-
1尹振环.惊人之笔 惊人之误 惊人之讹──楚简《老子》异于帛、今本《老子》的文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6):60-66. 被引量:2
-
2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J].文物,1995(12):27-34. 被引量:46
-
3王岳川.简论儒道思想的精神互动性[J].文史哲,2001(5):13-18. 被引量:3
-
4刘笑敢.“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2):76-90. 被引量:100
-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6页. 被引量:7
-
6王德有译注.《老子指归译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7页. 被引量:1
-
7左丘明.《国语》,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120页. 被引量:1
-
8《老子》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 被引量:1
-
9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被引量:1
-
10刘文英主编.《中国哲学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被引量:1
-
1邓谷泉.楚简《老子》的“■”应释为“继”[J].长沙大学学报,2004,18(3):79-81. 被引量:1
-
2郭德宝.《老子》的“绝学无忧”小议[J].中国道教,2010(6):54-55.
-
3李林山.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解读[J].唐山文学,2016,0(6):128-129.
-
4戚德云.老子哲学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3X):111-112. 被引量:1
-
5刘玉堂,邓丹丹.楚简《老子》道法思想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1(3):187-188. 被引量:1
-
6刘玉堂,邓丹丹.楚简《老子》道法思想刍议[J].武汉文博,2011,0(1):8-10.
-
7李松.老子的学习观[J].中国西部科技,2008,7(32):95-96. 被引量:1
-
8尹振环.《老子》其书的主题是什么——析“导”德经[J].中州学刊,2004(2):117-122. 被引量:1
-
9尹振环.利天下而不敢自利之德──析楚简与帛书《老子》之“德”[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5(3):47-52.
-
10胡义成.《老子》五千言是对商鞅变法的逆动(上)[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0(1):2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