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律适用》
1999年第6期27-28,共2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同被引文献11
-
1陈安.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申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2):97-105. 被引量:20
-
2肖永平.也谈我国法院对仲裁的监督范围——与陈安先生商榷[J].法学评论,1998,16(1):42-49. 被引量:57
-
3徐前权.论我国仲裁监督体制[J].法学评论,1997,15(6):38-44. 被引量:18
-
4陈安.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5(4):19-30. 被引量:65
-
5何炼红.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2):30-33. 被引量:4
-
6[12]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全书[Z].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52. 被引量:1
-
7王菊.论我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J].国际商务研究,2000,21(4):46-51. 被引量:4
-
8陈小平.司法对仲裁的监督:实体审查还是程序审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30-35. 被引量:6
-
9舒瑶芝.关于仲裁自治的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2(3):81-84. 被引量:1
-
10史飚.我国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的架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3):88-92. 被引量:3
-
1丁琦.英国法院对仲裁监督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4):114-116.
-
2蓝燕霞.论仲裁监督制度[J].政法学刊,2000,17(2):28-30.
-
3桑正旺.强化监督功能 确保公正裁决[J].中国劳动,2006(3):31-31.
-
4程宗璋.我国仲裁监督制度二三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48-51.
-
5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仲裁法>修改"课题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建议修改稿)[J].仲裁研究,2006(2):49-59. 被引量:4
-
6李如章,冯亮,袁峻,姜逾婧.法律信箱[J].人民之声,2005,0(1):46-46.
-
7如何申请仲裁?[J].司法业务文选,2005,0(14):28-28.
-
8陈治东.我国仲裁裁决撤销程序若干法律问题之剖析——兼谈裁决撤销程序的立法完善[J].法学,1998(11):40-49. 被引量:13
-
9余先予,徐红卫.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J].政治与法律,2000(6):39-43. 被引量:4
-
10田晓云.仲裁裁决撤销程序中的重新仲裁问题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12(4):15-1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