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2期29-31,共3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同被引文献28
-
1沈宝祥.胡耀邦发动和组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纪实[J].百年潮,2005(4):11-19. 被引量:6
-
2胡海波.从思维方式的维度看真理标准讨论的当代价值[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17(3):11-12. 被引量:3
-
3胡文澜.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J].史学月刊,1999(2):67-73. 被引量:1
-
4李思民.真理标准讨论的文化意义[J].社会科学,1999(2):7-10. 被引量:1
-
5陈晓龙.论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践和理论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43-48. 被引量:4
-
6汪明洲,殷亮,杨春.实践标准讨论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学术界,1999(4):10-15. 被引量:1
-
7徐崇温.真理标准和邓小平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3):1-7. 被引量:3
-
8朱德生.反思实践标准的讨论[J].哲学研究,1998(5):9-11. 被引量:8
-
9沈宝祥.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研究述评[J].岭南学刊,2004(4):11-16. 被引量:2
-
10刘沛俊.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客观存在本身[J].哲学动态,1979(1). 被引量:1
-
1方学军.浅析张闻天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1):18-20. 被引量:3
-
2莫文秀.邓小平同志对实事求是的继承和发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J].中国妇运,1994(10):44-45.
-
3陈高英.历史镜鉴看新生──回顾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J].福州党校学报,1999(1):38-41.
-
4李春明.积极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J].长江论坛,1997(5):7-10.
-
5王琢.论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3-6.
-
6李昌明.邓小平与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J].东疆学刊,1996,13(2):4-11.
-
7史丽艳,王金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法制与社会,2008(13).
-
8苑珊.“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全新发展[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3(6):11-12.
-
9范勋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7(5):12-14.
-
10冉双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的历史经验[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2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