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1-93,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12
-
1王智杰.电视栏目名称纵横谈[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6):43-45. 被引量:6
-
2刘凤玲.商业楼宇命名的文化透视[J].修辞学习,2000(3):25-26. 被引量:6
-
3周桂芝.英汉间接语言现象语用对比分析[J].福建外语,2000(1):11-16. 被引量:6
-
4刘玉环.谦敬语修辞的文化色彩[J].广西社会科学,2005(5):164-166. 被引量:7
-
5高万云,宗廷虎.激活传统与构建新学——宗守云《功能修辞学导论》评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4):158-160.
-
6叶淑斌.中西文化对“得体”认识的异同——以汉语修辞学和当代英语语用学为视角[J].嘉兴学院学报,2009,21(2):103-106.
-
7李杰.刍议住宅楼盘命名的文化内涵——以郑州住宅楼盘为例[J].经济师,2010(9):41-42. 被引量:3
-
8陈丽梅.中国礼文化与修辞活动中修辞受体对修辞主体的情感认同[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8):63-65.
-
9高万云.简论语言文明建设中的修辞方略[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9,15(2):37-43. 被引量:1
-
10宋培杰.城镇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命名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87-90.
-
1俱静妮,吴结评.间接言语行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心事,2014(16):54-54.
-
2单满菊.间接言语行为与英语教学[J].平顶山学院学报,1996,0(1):39-42. 被引量:1
-
3杨迎华.间接言语行为与英语教学[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1):61-63. 被引量:2
-
4王晶,刘彬.初探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的间接性对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131-132.
-
5王传经.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1993,14(2):1-9. 被引量:10
-
6魏兴才.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J].语文建设,2013,0(01Z):51-52.
-
7罗爱华.英文广告的言语行为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6(2):14-20.
-
8刘平,刘会英.英语中提出间接请求的几种表达法[J].语言教育,1999,0(9):55-57.
-
9王晶.间接言语行为与委婉语的间接性之对比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1):90-92. 被引量:1
-
10丁丽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7):59-60.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