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交流、合作、协调及国家利益──对中美关系框架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美关系缺乏一个超越意识形态及各种具体分歧的稳固的战略框架,从而造成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长期摇摆。本文试图借用C3I这一术语来构建一个政策框架,提出中美两国应以国家利益为内核,加强沟通交流,消除误解、增强信任。
作者
胡泳浩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出处
《国际观察》
1999年第6期4-8,共5页
International Review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国家利益
交流
合作
协调
分类号
D829.7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金灿荣.面向新世纪的新关系——评克林顿访华后的中美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8).
被引量:2
2
王缉思.
从克林顿访华看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J]
.当代亚太,1998(8):14-18.
被引量:1
3
王缉思.
从美国外交新特点看中美关系[J]
.国际经济评论,1998(3):5-9.
被引量:8
4
袁明,范士明.
“冷战”后美国对中国(安全)形象的认识[J]
.美国研究,1995,9(4):7-12.
被引量:10
5
郭隆隆,赵念渝.世纪之交的大国关系[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6
俞正梁..大国战略研究[M],1998.
7
(美)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Bernstein),(美)罗斯·芒罗(RossH.Munro)著,隋丽君等.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M]新华出版社,199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9
1
赵世阳.
对解决台湾问题外部与内部障碍的分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S1):37-39.
2
余建军.
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90-2002)[J]
.美国研究,2004,18(2):58-78.
被引量:16
3
李丹.
美国价值观及其对华关系的影响[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4):72-76.
被引量:1
4
王帆.
美国对华战略底线与中美冲突的限度[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21-31.
被引量:6
5
赵景芳.
西方哲学文化精神与中美冲突──世纪之交的中美关系哲学思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3):110-113.
被引量:1
6
朱锋.
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还是进一步改善?[J]
.国际政治研究,1996,17(4):30-39.
7
王传剑.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的美韩军事同盟[J]
.现代国际关系,2002(5):12-19.
被引量:17
8
刘韧.
试析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31-32.
9
门洪华.
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J]
.美国研究,2005,19(3):7-32.
被引量:19
10
叶三梅.
中美关系中的“镜象”现象[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71-75.
同被引文献
7
1
楚树龙.
中美合作与分歧[J]
.现代国际关系,1998(6):2-6.
被引量:1
2
周琪.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现状──共同利益与争执[J]
.美国研究,1995,9(4):30-50.
被引量:4
3
王洪涛.
新世纪中美关系研究与中美关系[J]
.现代国际关系,2009(6):56-62.
被引量:3
4
吴心伯.
论中美关系的新常态[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3):143-149.
被引量:11
5
李开盛.
间接性结构冲突——第三方引发的中美危机及其管控[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7):90-106.
被引量:21
6
杨庆龙.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国际共生论的视角[J]
.国际展望,2017,9(1):109-125.
被引量:6
7
夏立平.
全球共生系统理论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J]
.美国研究,2017,31(1):21-45.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吴心伯.
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研究范式变化及其含义——写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0(1):5-1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淑兰,王祥宇.
莫迪执政以来的印蒙关系发展评析[J]
.东亚评论,2019,0(2):80-106.
2
曹绿.
新时代全球格局的动向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99-108.
3
池志培.
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的实施与制约[J]
.太平洋学报,2020,28(6):27-42.
被引量:33
4
颜军,王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研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5):36-45.
被引量:14
5
张蓥文.
中美身份建构的差异性逻辑:基于双重身份框架[J]
.战略决策研究,2022,13(1):3-25.
1
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框架[J]
.浙江外事,2000(6):28-30.
2
靳晋.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谈判[J]
.统一论坛,1995(2):9-9.
3
本刊编辑部,章涟漪,郑宏博,昌校宇,洪鸿,易靖茗.
开展一系列两岸青年交流活动 认识大陆 拉近距离 助力交流[J]
.台声,2016,0(13):40-41.
4
延昕珂,李朋升.
解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6):87-88.
5
张明菊.
"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演变与中国外交[J]
.桂海论丛,2005,21(1):53-55.
被引量:1
6
谢志强.
有实力才有魅力[J]
.瞭望,2002(46):49-49.
7
黄波.
“法律关系”框架内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1):49-49.
8
郗润昌.
试论基本形成的世界政治新格局[J]
.环渤海经济瞭望,1997,11(2):25-30.
9
翁明.
中国外交中的“伙伴关系”框架[J]
.上海外事,2000(14):8-9.
10
陶文钊.
从国际形势看我国的战略机遇期[J]
.和平与发展,2003(2):21-26.
被引量:1
国际观察
199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