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同被引文献18
-
1贺华锋.福建:偷渡与反偷渡[J].人民公安,2000(16):16-18. 被引量:2
-
2李明欢.“相对失落”与“连锁效应”:关于当代温州地区出国移民潮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5):85-95. 被引量:62
-
3庄国土.对近20年来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几点思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2):2-7. 被引量:28
-
4叶文振.福建沿海非法移民潮的原因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1):28-36. 被引量:8
-
5林胜.偷渡:一种必须摈弃的社会偏见[J].青年研究,2001(6):43-46. 被引量:5
-
6朱国宏.中国国际移民探微[J].中国人口科学,1994(3):34-40. 被引量:3
-
7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社会学研究,2000,(3). 被引量:38
-
8.[N].《联合早报》,2000年2月24日. 被引量:6
-
9《谁制造了录取恶作剧》,《扬子晚报》,2000年8月15日,A462. 被引量:8
-
10彼得·邝(Kwong,P.):《黑着—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孙琼如,侯志阳.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6(4):61-65. 被引量:3
-
2林胜.“非法移民”一词辨析[J].世界民族,2009(3):94-96. 被引量:4
-
3林胜,王旭东.再析福州地区非正常移民[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1):69-73. 被引量:3
-
4林胜.福建省非正常移民的变化及其原因[J].八桂侨刊,2010(3):39-43. 被引量:6
-
5董贺.中国东北边疆非法移民问题探析[J].东北亚研究,2013(4):46-55.
-
6黎相宜,周敏.跨国空间下消费的社会价值兑现——基于美国福州移民两栖消费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2):43-64. 被引量:9
-
7林胜,朱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福建福清的海外移民活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44-150. 被引量:10
-
8林胜,朱宇.海外华侨华人安全问题思考——以福建海外移民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2):89-94. 被引量:6
-
9林胜.循环流动理论及在中国侨乡海外移民的适用[J].世界民族,2016(3):71-81. 被引量:2
-
10林胜,梁在,朱宇.非洲中国新移民跨国经营及其形成机制——以阿尔及利亚的福清移民为个案[J].世界民族,2017(4):81-92. 被引量:12
-
1上海市港澳居民及华侨暂住证管理办法[J].新法规月刊,1997(1):28-29.
-
2张绍谦.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问题探讨[J].法学家,1995(3):18-23. 被引量:1
-
3陈娜.关于中国非法移民的治理研究[J].心事,2014(12):197-197.
-
4吴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法移民问题[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3):37-40. 被引量:1
-
5吴化.全球化与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的治理[J].太平洋学报,2007,15(12):33-37. 被引量:1
-
6古漠.为了移民走上偷渡路[J].侨园,2000(4):19-23.
-
7铁网上的“偷渡者”[J].廉政瞭望,2014,0(10):40-41.
-
8于大波.美国超期羁押“中国非法移民”调查[J].长安,2007(2):62-63.
-
9英法非法华人移民现状[J].四川统一战线,2004,0(4):43-43.
-
10杨恒毅.中国非法移民对策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2(2):11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