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
被引量:22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67,共15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参考文献9
-
1冯文慈.评黄翔鹏“‘九歌’是九声音列”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2):81-87. 被引量:14
-
2郑祖襄.把“没有音乐的音乐史”变为有可听作品的音乐史——谈黄翔鹏的“曲调考证”及其学术价值[J].中国音乐学,1999(2):4-8. 被引量:13
-
3李岩.许之衡生平事略及其音乐戏曲著述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9(1):38-49. 被引量:6
-
4田青.漂流音乐长河──读冯文慈先生《中外音乐交流史》[J].人民音乐,1998(12):35-36. 被引量:11
-
5乔建中,张振涛.待燃犀下看 高处不胜寒——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J].人民音乐,1997(9). 被引量:11
-
6秦序.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大收获──简评《先秦音乐史》[J].音乐研究,1996(2):101-102. 被引量:5
-
7戴嘉枋.从文化史角度审视古代音乐——读《古乐的沉浮》[J].人民音乐,1991(2):36-37. 被引量:6
-
8黄翔鹏,吉川良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日译本序[J].人民音乐,1990(1):9-9. 被引量:5
-
9杨荫浏.音乐史问题漫谈[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2):12-18.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72
-
1刘永福.同均三宫不是一个“简单”的宫调学原理吗?——兼复蒲亨建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心态”问题[J].艺术探索,2024,38(2):81-89.
-
2向延生.再谈杨荫浏先生的“防范心态”[J].人民音乐(评论),2000(6):22-25. 被引量:1
-
3李荣有.《西京赋》的音乐艺术价值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0-32.
-
4刘绵绵.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中国乐理学科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5):217-220.
-
5郭树群.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知识创新”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1(1):24-26. 被引量:1
-
6郭莹.出路在于“向西方乞灵”吗──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本主义思考”的思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3):85-88. 被引量:4
-
7王洪军.测音数据在编钟律制研究中的可信度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53-60. 被引量:4
-
8蔡际洲.选择课题的几种途径(下)——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四[J].中国音乐,2005(4):79-82. 被引量:1
-
9孙伟,赵吉勇.关于“高校中外音乐史”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144-146.
-
10王洪军.《国语·周语下》的钟律文献再解读[J].中国音乐学,2006(4):13-1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97
-
1贾达群.“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研究”项目述要[J].音乐研究,2022(6):5-20. 被引量:3
-
2杜亚雄.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音乐![J].音乐文化研究,2019,0(4):62-65. 被引量:14
-
3刘再生.一部重新审视中国近代音乐史的重要史学文献——廖辅叔文集《乐苑谈往》的史学特色与现实意义[J].音乐研究,2008(3):24-32. 被引量:4
-
4项阳.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1(1):64-69. 被引量:17
-
5吴学源.“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J].艺术评论,2003(1):21-26. 被引量:21
-
6罗凤礼.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6(5):170-186. 被引量:9
-
7冯文慈.崇古与饰古——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J].音乐研究,1999(1):42-43. 被引量:12
-
8冯文慈.雅乐新论:转向唯物史观路途中的迷失──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之二[J].音乐研究,1999(2):100-102. 被引量:9
-
9冯文慈.防范心态与理性思考——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之三[J].音乐研究,1999(3):70-74. 被引量:8
-
10李玫.淮南律数新解[J].中国音乐学,2010(3):129-14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22
-
1郭芳.解读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J].作家,2012(8):185-186.
-
2郭树群.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知识创新”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1(1):24-26. 被引量:1
-
3刘再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求实精神——再谈对杨荫浏的评价[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1):65-74. 被引量:3
-
4刘再生.新作迭出 百舸争流--“后杨荫浏时代”中国音乐史学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09(3):14-21. 被引量:16
-
5司冰琳.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刘再生文论著述折射学术之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4):175-181. 被引量:3
-
6董博超.论织体分析对于音乐理解及钢琴演奏的意义[J].音乐探索,2013(4):127-136. 被引量:4
-
7刘再生.九五飞龙 学界儒宗——在“庆贺李纯一先生九五华诞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15(2):34-35. 被引量:1
-
8马琴.尊重史实 静水流深读《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有感[J].音乐时空,2015,0(10):42-46. 被引量:3
-
9杨晓.记忆、观念与表述:少数民族音乐历史书写三论[J].音乐研究,2015(4):5-17. 被引量:9
-
10王青.从《古乐的沉浮》看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2):90-9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3
-
1和云峰.音乐交融与文化认同——以历史文献及多民族乐器火不思图像循迹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3(1):5-20.
-
2陈晓岚.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体现的生命意蕴[J].作家,2012(16):223-224.
-
3肖璟.新时期民族声乐发展的“融合性”特征分析[J].作家,2012(16):225-226.
-
4牛娜娜.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现状、问题与态势[J].求索,2014(8):167-171. 被引量:1
-
5康瑞军.“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的学科语境——写在“第二届宋代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2):121-131. 被引量:3
-
6梁岷冬.论民族声乐的形成[J].艺术教育,2006(1):46-47.
-
7李咏兰.取精用宏 翔实丰赡——重读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J].红河学院学报,2006,4(4):91-93. 被引量:3
-
8刘高俊.浅析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对民间音乐的借鉴与吸收[J].艺术教育,2008(7):65-66. 被引量:2
-
9杨善武.中国音乐史学创新:论著的创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3):1-7. 被引量:2
-
10刘再生.新作迭出 百舸争流--“后杨荫浏时代”中国音乐史学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09(3):14-21. 被引量:16
-
1冯文慈.雅乐新论:转向唯物史观路途中的迷失──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之二[J].音乐研究,1999(2):100-102. 被引量:9
-
2郑祖襄.一部仍具学术价值的“旧著”——谈杨荫浏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纲》[J].中国音乐学,1999(4):21-29. 被引量:15
-
3吴毓清.《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读后[J].文艺研究,1982(1):75-78. 被引量:2
-
4李香兰.读《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有感[J].知识经济,2011(4):139-139.
-
5梓桐.易水情深[J].小演奏家,2004(2):58-58.
-
6周菁葆.流失域外的音乐文物[J].乐器,2008(6):68-71. 被引量:1
-
7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J].人民音乐,1981(6):23-25. 被引量:3
-
8徐朝芹,赵雪琳.1999年~2001年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综述[J].新校园(上旬刊),2015,0(12):76-77.
-
9李晓,陈其射.对《史稿》中《诗经》乐器研究的质疑[J].北方音乐,2011,31(12):130-132.
-
10孔培培.杨荫浏历史著作的宏观布局及其时代特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4):56-6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