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74-83,共10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42
-
1杜维明,张友云.家庭、国家与世界:全球伦理的现代儒学探索[J].国外社会科学,1999(5):6-14. 被引量:9
-
2赵汀阳.我们和你们[J].哲学研究,2000(2):25-34. 被引量:52
-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52页. 被引量:16
-
4马泰·卡林内斯库 顾爱彬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7-53页. 被引量:37
-
5孔汉思 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被引量:3
-
6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被引量:58
-
7马丁·阿尔布劳 高湘泽等译.《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页. 被引量:2
-
8孔汉思 库舍尔编 何光沪译.《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序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
9AN怀特海 何钦译.《科学与近代世界》[M].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页. 被引量:2
-
10汉思·昆 周艺译.《世界伦理构想》[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32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J].孔子研究,2005(5):38-46. 被引量:10
-
2商聚德.道德建设也必须坚持“三个面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4):96-99.
-
3王心竹.理一分殊何以重要——以程、朱的观点为视角[J].东岳论丛,2019,40(4):146-151. 被引量:1
-
4吴文清,张政江.论朱熹“忠恕”思想——兼谈仁德的实践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34(3):43-49.
-
5王志阳,曾文娟.理解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朱熹“理一分殊”方法为视角[J].武夷学院学报,2022,41(5):6-12.
-
6晏青.可沟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命题与逻辑[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77(4):17-26.
-
7吴先伍.儒家伦理普世化的可能性追问[J].中国哲学史,2004(1):52-5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洪波.儒学普世化:问题的由来、实质与研究路向[J].社会科学,2005(8):87-90. 被引量:5
-
2景怀斌.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J].心理学报,2007,39(2):371-380. 被引量:40
-
3程新宇.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价值及其局限[J].伦理学研究,2009(3):26-31. 被引量:7
-
4陶琳瑾.传统文化下中国人宽恕心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1,24(1):95-97. 被引量:4
-
5池琳琳.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健康的借鉴探索启示[J].美与时代(城市),2013(10):14-15.
-
6王峰.政治价值普世化批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1-3.
-
7孙俊才,石荣.儒家文化的情感智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1-111. 被引量:7
-
8胡国栋.儒家伦理与市场理性耦合的家族经营——基于李锦记集团的经验分析[J].理论探索,2017(4):35-43. 被引量:2
-
9李玮,王振东,蔡宝鸿,杨晓峰,申荷永.儒家文化中的共情观[J].心理学探新,2017,37(6):483-488. 被引量:8
-
10卞桂平.“上善若水”与大学生为学、为事及为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37(2):14-16. 被引量:1
-
1赵明芳.高职大学生情景应对方式的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2009,29(1):102-105. 被引量:1
-
2张云龙,李沫.试论先秦心性哲学的积极心理学之维[J].浙江社会科学,2016(12):97-102. 被引量:1
-
3Judy Zhang.停止抱怨,快乐工作[J].英语沙龙(高中),2013(2):38-39.
-
4吴华.佛教放焰口仪式杂说[J].宗教学研究,2014(2):109-115. 被引量:3
-
5罗明亮.对大学生消费过程中愤怒情绪调查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03Z):153-154.
-
6黄凌云,刘电芝,彭文波,姜雪凤.下岗女性职工自我效能感与再就业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5):42-46. 被引量:6
-
7萧鸿江.论嫉贤妒能的心理特征、社会根源及其制约[J].大连大学学报,1999,20(3):8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