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1,共4页
同被引文献36
-
1吴金光.泰国的苗人和瑶人[J].世界民族,1991(6):77-77. 被引量:2
-
2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9(6):6-13. 被引量:70
-
3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J].民族研究,1999(6):14-20. 被引量:62
-
4王国杰.1877年移居中亚陕甘回族的地理分布[J].宁夏社会科学,1997(4):76-80. 被引量:6
-
5谭厚锋.中国境外苗族的分布与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1997,17(3):112-118. 被引量:13
-
6卓南生.战后日本论坛的华侨与华人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63-70. 被引量:1
-
7谭天星.现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境外迁移初探──以新疆、云南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2):14-21. 被引量:10
-
8李增贵.泰国的拉祜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3):31-35. 被引量:3
-
9何平.移居缅甸的云南回族[J].民族研究,1997(1):73-80. 被引量:11
-
10申旭.回族商帮与历史上的云南对外贸易[J].民族研究,1997(3):99-10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7
-
1叶继海.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侨华人研究”述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71-74.
-
2石沧金,于琳琳.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对我国构建“和谐边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1):136-138. 被引量:1
-
3赵和曼.我国对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4(5):63-67. 被引量:3
-
4赵和曼.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3):10-22. 被引量:11
-
5曾少聪,曹善玉.华人新移民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5(6):60-65. 被引量:14
-
6丁宏.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的思考——兼谈东干人的“文化中介”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61-65. 被引量:11
-
7艾买提,冯瑞.中国新疆维吾尔族群的跨国过程及其分布和动因[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4):97-103. 被引量:8
-
8侯兴华,张国儒.泰国傈僳族[J].东南亚纵横,2008(9):30-34. 被引量:3
-
9石维有,许彩盏.少数民族华侨华人与广西边疆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J].贺州学院学报,2010,26(3):6-10. 被引量:2
-
10龙向阳,周聿峨.关于“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再思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1):12-20. 被引量:7
-
1佛莱彻,赵秋蒂.中国西北的纳格什班底教团[J].青海民族研究,2010(3):88-100. 被引量:6
-
2刘宝军.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见闻录[J].中国穆斯林,2002(5):30-33. 被引量:1
-
3哈正利.试析马启西与苏非主义的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10(6):152-161. 被引量:1
-
4丁宏.东干人与伊斯兰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1(1):26-34. 被引量:2
-
5马宁.中国西北民间信仰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8-37. 被引量:9
-
6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J].Beijing Review,2016,59(24).
-
7焦冬子,卓雅慧.Muslim Women Manlas’ Memories of Youth[J].China's Ethnic Groups,2015,13(4):20-29.
-
8Dwi Atmanta,Ina Parlina.Rich in Tradition[J].Beijing Review,2015,58(3):29-29.
-
9甘肃重大考古将揭开古戎人神秘面纱[J].收藏.拍卖,2008(11):18-18.
-
10李琪.历史与传承——中亚陕西村回族穆斯林的文化认同[J].西北民族论丛,2012(1):128-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