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及区域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出处
《南方人口》
1999年第2期43-47,共5页
South China Population
共引文献63
-
1李振,周春山.广州市个体私营经济空间分布特征[J].经济地理,2006,26(S1):103-107. 被引量:4
-
2于杰.山东第三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2009(7):81-84. 被引量:5
-
3方远平,阎小培.19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与趋势比较研究——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5):614-619. 被引量:45
-
4阎小培,贾莉,李建平,翁计传.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都市发展[J].人文地理,2000,15(2):7-14. 被引量:16
-
5杨东林.城市土地利用研究述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72-75.
-
6丁建荣,张华.有线电视应急抢修3例[J].中国有线电视,2005(12):1217-1218.
-
7文吉.广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J].经济地理,2006,26(3):451-455. 被引量:49
-
8林彰平,闫小培.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变动[J].地理学报,2006,61(8):818-828. 被引量:64
-
9李井奎,钱陈.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学刊,2007(1):172-177. 被引量:14
-
10张玲.广州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7,22(2):127-13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22
-
1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6):70-74. 被引量:43
-
2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2):41-46. 被引量:113
-
3肖洪根.旅游与艺术的商品化[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69-75. 被引量:7
-
4申葆嘉.论旅游接待地的社会压力问题[J].旅游学刊,1992,7(3):48-51. 被引量:56
-
5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7(3):52-55. 被引量:109
-
6马淑鸾,张建山.人口产业结构类型及其变动规律[J].人口研究,1986,10(1):25-30. 被引量:5
-
7李若建.广东职业流动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7(3):73-75. 被引量:28
-
8郑向敏.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8(4):43-47. 被引量:81
-
9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5):17-20. 被引量:96
-
10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3):18-33. 被引量:163
-
1袁熹.近代北京人口的职业结构[J].北京文史,2009(2):18-22.
-
2张纯元.试论人口职业结构[J].南方人口,1990,5(3):3-9.
-
3胡世屿,李旭东.贵州省人口职业结构现状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4,16(4):61-65.
-
4王平.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问题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4):74-78. 被引量:5
-
5李哲夫,杨心恒.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道路——天津辛口村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1988(2):54-60. 被引量:1
-
6于蜀,仇方道.知识经济推进过程中美国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兼论中国未来人口就业与发展战略[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9(3):51-56.
-
7彭澎,周勇,严伏林,赵兰香.山东省人才资源及省际间比较[J].科学与管理,2002,22(6):52-53. 被引量:1
-
8卢守亭.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东北地区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0(1):12-15.
-
9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职业结构变迁研究[J].民族学刊,2014,5(3):9-19. 被引量:6
-
10曲铁华,王秀霞.论教育与人口发展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5(11):6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