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分析体系中应引入管理会计及增值会计指标
被引量:2
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170-172,共3页
Finance & Economics
参考文献2
-
1楼土明.论增值会计[J].会计研究,1996(11):25-28. 被引量:16
-
2潘爱香主编..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76.
共引文献15
-
1余谦.所有者权益与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安康师专学报,1997(1):27-28.
-
2黄世英.增值表的编制需要增值额的合理分配[J].会计之友,2009(10):56-57. 被引量:2
-
3娄权,余钢.一种新型财务目标:增值额最大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8,21(4):372-376. 被引量:1
-
4许云芳,朱卫东.基于增加价值的职工所得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下),2010(10):87-89. 被引量:3
-
5张艳,吴岚.增值表——新时期的呼唤[J].四川会计,1999(10):45-47. 被引量:1
-
6黄世英,秦学志,陈克兢.我国A股上市公司增值额分配比率差异——基于产权、行业和地区差异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1,30(9):121-125. 被引量:1
-
7田园,张多蕾.论附加价值会计[J].铜陵学院学报,2011,10(4):52-53.
-
8路雪.基于增加价值的资产增值率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J].企业导报,2013(5):70-71.
-
9朱卫东,吴晓曦.企业创造的增加价值与净资产收益率关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2):14-20. 被引量:1
-
10朱卫东,汪益玲,王锦.增值会计研究现状与不足[J].财会通讯(上),2015(2):116-12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
-
1余宏奇.浅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上市公司的改造和运用[J].会计之友,1999(7):38-41. 被引量:17
-
2于瑞华,齐瑛.杜邦分析体系的不足及完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9):6-7. 被引量:3
-
3高阳宗.杜邦财务系统的改进——兼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20(2):75-80. 被引量:3
-
4姚项军.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我国应用问题研究[J].四川会计,1999(11):8-11. 被引量:3
-
5刘晓春.浅议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13(2):1-4. 被引量:5
-
6任淑英,王琳.财务综合分析的运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6(3):77-78. 被引量:2
-
1陈永东.如何测量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J].人力资源,2009(22):14-17.
-
2潘煜双,陈芳.集群互助担保缓解了中小企业财务危机吗——来自长三角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月刊(下),2014(12):29-34. 被引量:1
-
3李艳芳.试论邯钢经验与责任会计[J].现代会计,1998(4):27-28. 被引量:1
-
4竺明清,杨卫东,田霞.企业债权与企业效益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1995(5):32-34.
-
5杜建耀.企业产品组合的优化[J].经济管理,2003,29(4):70-74. 被引量:3
-
6余卫平,王丽华,于大力,贾昊.基础设施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贡献率的比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9):1-3. 被引量:5
-
7张剑锋,夏成林.人力资源的价值定位和相关数理分析[J].辽宁经济,2004(4):42-43.
-
8徐美银,黄兴海.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设计[J].科学与管理,2006,26(5):56-57.
-
9闫晓波,陈贞坤.谈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盈亏平衡分析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1997(2):38-39. 被引量:1
-
10桂玉敏.基于多品种产品本量利分析的企业经营风险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10):151-15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