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214-215,共2页
Truth Seeking
参考文献1
-
1[美]平森(Pinson,K·S·) 著,范德一.德国近现代史[M]商务印书馆,19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3
-
1冯石岗,贾建梅.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规律研究论纲[J].河北学刊,2007,27(4):71-75. 被引量:2
-
2刘则渊,王海山.近代世界哲学高潮和科学中心关系的历史考察[J].科研管理,1981,2(1):9-23. 被引量:47
-
3倪传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与文化变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3):1-7. 被引量:1
-
4邢来顺.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近代德国统一进程三部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3):87-94. 被引量:8
-
5周济.“汤浅现象”的机制分析与中国科学发展的后顾前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11):11-13. 被引量:4
-
6冯烨,梁立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文化中心分布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192-195. 被引量:8
-
7刘钒.“汤浅现象”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7):4-8. 被引量:5
-
82013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已达23.14万篇位居世界第二[EB/OL].http://www.edu.cn/zuijin_geng_xin_1169/20141008/t20141008-1182828.shtml,2014-10-08. 被引量:2
-
9张雪:《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及其与社会、国家关系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第65页. 被引量:1
-
10诺贝尔奖委员会网站:《诺贝尔遗嘱》,[2016-05-01],http://www.nobelprize.org/alfred-nobel/will/.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夏钊.从“范式”的视角看结核杆菌的发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11):134-142. 被引量:3
-
2筱雪,樊彦芳.法国技术创新与创业奖的研究启示[J].情报工程,2019,5(2):117-127.
-
3崔宏轶,张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资源配置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0(2):24-30. 被引量:10
-
4卜风贤,商博雅.中国古代科学中心的研究意义与学术取向——以古都长安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10):73-78.
-
5许小玲,张萍菲.世界科学中心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7):19-22. 被引量:1
-
6徐小俊.德国弗朗霍夫协会建设经验及对中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23,38(2):42-50. 被引量:3
-
7李雄鹰,康馨方,李陈.诺贝尔奖得主的创造性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教育与考试,2023(4):64-70.
-
8陈玲,李鑫,孙君,汪佳慧.如何评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44(7):62-74. 被引量:1
-
9刘文,焦敬.德国古典大学修养观的生命气象与现代启示[J].教育与考试,2023(6):74-80.
-
10陈玲,孙君,孔文豪,汪佳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模式的聚类分析与比较[J].科学学研究,2024,42(9):1967-1978.
-
1周民锋.喧闹后的冷静[J].读书,1993,0(8):51-52.
-
2汪训前.报纸版式与内容的互动[J].新闻前哨,2006(5):76-77. 被引量:2
-
3Walter Jaeschke,张灯.黑格尔《全集》:论发展中体系的编纂[J].现代哲学,2010(1):16-22.
-
4范贤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拓展与创新──《德国古典哲学新探》评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163-164.
-
5何卫平.不求虚名,但求心安[J].读书,2013(3):123-126.
-
6陈乐民.站得住的书[J].出版广角,1997(1):14-14.
-
7江迅.解读《百万富翁》[J].萌芽,2001(10):54-55.
-
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学习导读[J].求是,2011(13):56-59.
-
9张岱年向青年推荐十本文化研究参考书[J].中国图书评论,1990(2):38-38.
-
10谢永康.自由观念: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J].学海,2009(6):32-35.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