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虚”与“实”作为美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是人们注目的研究课题。而“虚无说”,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学理论的精华。近年来,也受到文学理论界的注意。我国古代使用的“虚无”这个概念,由于历史环境不同,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先秦两汉的道家就爱用此语,司马迁说:“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淮南子》也云:“虚无者,道之所居也。……所谓真人者,性合于道,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这是指他们的“道”是“虚”的、无形无象的,谁也看不见,有非常玄奥而神秘的色彩。而文学理论家所说的“虚无”,与道家所说的“虚无”是两回事,有深广的理论意义。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1984年第6期89-94,21,共7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