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通商银行小史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沿海沿江通商口岸遍建银行,投资开厂,直接控制中国金融经济,盘剥中国人民,同时在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交易的扩大。随着商品货币流通的增长也扩大了中国金融市场。与此同时,内地的资金又云集到各通商口岸,尤其是旧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资金更为集中.这时,原来意义上的票号、银号和钱庄已经不能满足中国金融市场的需要。要求有相适应的金融机构——银行的出现,就成为当时中国商界的共同呼声。
作者 陆建志
出处 《史学月刊》 198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