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孔墨的天命鬼神观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墨子打出“天志”、“明鬼”的旗号,攻击儒家“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又提出“非命”的纲领,反对儒家“以命为有”、“立命缓贫而高浩居”。表面看来,孔墨两家对于天、命、鬼、神的态度似乎真是处处相反,针锋相对。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进行深入地分析、比较,就可以发现这种针锋相对的另一面,即孔。
作者
徐克谦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9-85,共7页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墨子
天命鬼神观
孔子
天志
儒家
天命论
人格神
宗教迷信
知识论
哲学意义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1
晁福林.
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J]
.历史研究,1995(5):20-35.
被引量:19
2
陈泳超.
论孔、墨鬼神天命观之异同[J]
.云南社会科学,1997(3):50-55.
被引量:2
3
蒙培元.
谈儒墨两种思维方式[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1):50-58.
被引量:8
4
唐端正.
儒家的天道鬼神观[J]
.孔子研究,1986(2):102-108.
被引量:5
5
胡玉冰.
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6(1):78-82.
被引量:5
6
杨雅丽.
孔子鬼神观念在礼学中的两难境遇[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6):6-8.
被引量:1
7
黄震云,黄伟.
孔子的鬼神观念和礼学[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214-220.
被引量:1
8
李申.
儒教的鬼神观念和祭祀原则[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4):47-53.
被引量:7
9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273.
被引量:173
10
[汉] 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毕书局,198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丁,李天琦.
敬畏与致用:比较视野下孔墨鬼神观念的再研究[J]
.长江文明,2020(3):34-43.
2
张翙.
《离骚》“高冠”新解[J]
.云梦学刊,2011,32(6):43-46.
3
胡静静.
论孔子的鬼神观[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3):19-26.
1
王应常.
“夫子何为者 栖栖一代中”——孔丘思想漫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8(4):99-107.
2
司庸之,孙亚萍.
试论孔墨哲学思想之对立[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2(1):1-6.
被引量:1
3
李立.
安慰也是爱[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1995(2):16-16.
4
马序.
论墨翟的二重化世界观[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4(4):132-137.
被引量:2
5
陈宪猷.
墨子世界观略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38-41.
被引量:2
6
古语今鉴[J]
.江淮,2014(4):52-52.
7
赵馥洁.
墨子“兼爱”说述评[J]
.人文杂志,1983(3):23-32.
被引量:2
8
佘韵芝.
文章“妙手”从生活中来[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06(2):59-59.
9
顾黃初.
《流氓的变迁》注析[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5(2):83-90.
10
冯憬远,吕鸿儒.
两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4(1):73-80.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