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91-95,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59
-
1格勒.“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J].中国藏学,2002(3):59-64. 被引量:48
-
2冉永忠.有关《册府元龟》《旧唐书》中唐蕃战争的季节考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45-48. 被引量:4
-
3张凯旋.略论西藏政教首领的三次觐见[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2(4):52-55. 被引量:1
-
4李剑虹.唐代中原,吐谷浑和吐蕃的民族迁徙问题佐证[J].西藏研究,1998(2):71-76. 被引量:1
-
5阮应国.论元明清中央对西藏的财政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3):81-85. 被引量:4
-
6嘎尔迪,闵文义.13世纪蒙藏文化关系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1):105-112. 被引量:2
-
7尕藏.略述西藏佛教与西藏社会——兼评《西藏佛教与人口》[J].西藏研究,1985(4):107-110. 被引量:3
-
8陈崇凯.西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1997,17(1):47-50. 被引量:2
-
9陈崇凯,刘凯.元明藏传佛教内传后对中原文化的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1997,17(4):109-113. 被引量:5
-
10袁晓文,郎伟.汉地佛教在吐蕃传播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4(3):45-49. 被引量:4
-
1傲日格勒.阿里不哥家族若干问题研究[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2):95-97.
-
2祖木拉提·达吾来提.塔塔尔族“萨班节”的过程--以乌鲁木齐市、塔城市为例[J].卷宗,2014,4(9):303-304.
-
3次旺南木加.略论萨班对藏传因明学的贡献[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4(4):15-22.
-
4邓小咏,王启龙.五台山——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J].五台山研究,2001(3):34-39. 被引量:1
-
5诺布旺丹.岗底斯山及其神秘文化[J].中国西藏,1996(3):46-47. 被引量:1
-
6当增吉.隆务昂索考述[J].青海民族研究,2005,16(4):149-151. 被引量:4
-
7藏族地区负盛名的三大文化艺术宝库[J].中外文化交流,1996,0(5):33-35.
-
8杨健吾.藏族的“神奇画家”——访通拉泽翁喇嘛[J].民族艺术,1989(1):113-116.
-
9子非.巴扎童嘎之吉祥白海螺[J].西藏人文地理,2008(6):159-159.
-
10阿赛·旦珍才让.哈达与哈达文化[J].丝绸之路,1995(6):36-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