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13,共2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24
-
1耿云志.略论梁启超谋救光绪皇帝的活动(1898年9月-1900年9月)[J].历史研究,1999(4):129-139. 被引量:2
-
2孔祥吉.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J].历史研究,1998(5):27-39. 被引量:9
-
3郭双林.晚清驻外使领与维新运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3):83-90. 被引量:4
-
4刘振岚.梁启超对洋务派的批判[J].史学月刊,2000(5):50-53. 被引量:2
-
5何志虎.康有为的“大中国观”与革命派放弃“驱除鞑虏”口号[J].史学月刊,2000(5):54-59. 被引量:9
-
6张华腾.康、袁交往与戊戌维新政治格局[J].史学月刊,1999(5):66-70. 被引量:5
-
7余明侠.戊戌变法运动性质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9(1):185-192. 被引量:2
-
8朱英.京师大学堂并非变法失败后的唯一幸存者[J].近代史研究,1999(2):317-319. 被引量:6
-
9张怡梅.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127-130. 被引量:6
-
10陈洪波,陈今晓.戊戌时期维新派与洋务派在改革问题上的差异[J].史学月刊,1998(5):90-94. 被引量:2
-
1章开沅.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序言(节选)[J].中学历史教学,2008(10):1-1.
-
2陈剑.中国现代化道路:百年历史的回顾与展望[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57-62. 被引量:2
-
3王世德.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道路[J].文史杂志,2001(6):11-12.
-
4戴逸.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J].瞭望,2001(42):24-25. 被引量:2
-
5余方平.从学术层面看阎崇年、易中天史学演讲的微瑕[J].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72-74.
-
6张永刚.东林党的实学思想及政治理念[J].江淮论坛,2006(1):128-131. 被引量:1
-
7易燕明.毛泽东与梁漱溟:两条现代化道路的若干比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3):52-56. 被引量:1
-
8张京华.未尽的古史辨:读余英时先生《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J].中国图书评论,2011(1):31-43.
-
9李事明,付祥喜.论张东荪抗战胜利后的中间路线[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8-61. 被引量:1
-
10宋全成.“戊戌变法”及其现代化意义——“‘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月刊,1998,30(9):109-11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