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诗歌理想的转换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诗歌告别80年代,与其说是向某一个年代的告别,不如说是向某一种精神的告别。中国新诗在这个年代完成了它在新时期的历史转型。这种转型由两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予以体现,这便是食指和北岛。
作者
谢冕
机构地区
北京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66-67,共2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诗歌
中国新诗
后新诗潮
历史转型
80年代
北岛
新时期
个人化
意象化
现代主义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27
1
西川,王家新,蓝棣之,崔卫平.
当代诗歌承担了什么[J]
.诗潮,2004(4):66-71.
被引量:7
2
臧棣.
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诗人西渡的书面采访[J]
.山花,2001(8):81-93.
被引量:12
3
洪子诚.
如何对诗说话[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67-69.
被引量:5
4
臧棣.
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70-71.
被引量:42
5
郑敏.
试论汉诗的传统艺术特点——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J]
.文艺研究,1998(4):83-91.
被引量:30
6
金汝平.
先驱者还是大诗人──论食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21(S1):135-168.
被引量:1
7
张柠.
于坚和“口语诗”[J]
.当代作家评论,1999(6):110-112.
被引量:8
8
吴思敬.
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J]
.文学评论,1997(4):79-85.
被引量:14
9
王家新.
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J]
.文学评论,1997(2):61-68.
被引量:46
10
张清华.
黑夜深处的火光──“前朦胧诗”论札[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2(6):86-9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7
1
王雨海.
试论鲁迅的新诗观及其现实意义[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58-59.
被引量:1
2
邓晓成.
当下诗歌:呼唤诗性自律[J]
.理论与创作,2005(3):34-37.
3
王艳文.
关于我国当代诗歌发展走向的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2007(8):148-150.
4
杨景龙.
试论古典诗歌对20世纪新诗的负面影响[J]
.文学评论,2007(5):109-116.
被引量:4
5
刘进.
新诗审美标准的多元化[J]
.新课程(下),2007,0(9):45-45.
6
杨四平.
90年代中国新诗的知识谱系[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6):1-8.
7
陈敢.
远近高低 各尽其妙——《江南时报》的“中国诗歌地理”扫描[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54-59.
被引量:2
8
姜玉琴.
关于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中“个人写作”的概念研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3):38-46.
被引量:1
9
姚国建.
【理论】中国新诗精神危机的成因探析[J]
.鸭绿江,2013(2):113-119.
10
陈敢.
消费文化语境中诗美流变的忧思[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0):201-20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尹耀飞.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3):25-31.
被引量:1
2
马大勇.
略论新诗创作对古典诗歌资源的接受与整合[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2):65-71.
3
刘梦芙.
20世纪诗词理当写入文学史——兼驳王泽龙先生“旧体诗词不宜入史”论[J]
.学术界,2009(2):123-136.
被引量:13
4
胡峰.
现代旧体诗词的现代意味——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说起[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7-103.
被引量:1
5
王吉鹏,臧文静.
21世纪初鲁迅诗歌研究新趋势[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6):13-18.
6
司真真.
影响的焦虑:现代新诗中绘画美的困境[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12-17.
7
宋宁刚.
南京:作为诗的推助与意象——以马永波的“21世纪诗选”为中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3):78-83.
被引量:2
8
陈雪,刘泰然.
超越现代性:“个人化写作”再审视[J]
.文艺评论,2016(6):34-39.
被引量:1
9
李建周.
“叙事性”的变形记——兼及近年诗歌的“先锋性”问题[J]
.北方论丛,2018(4):51-55.
10
张义丰.
生态文学与诗歌地理的现代价值与精神功能[J]
.绿叶,2020(6):28-34.
1
彭金山.
困境与回归──后新诗潮感言之二[J]
.甘肃社会科学,1998(1):59-62.
2
刘家骥.
新潮涌后的我国诗坛现状——从1998年12月《诗刊》发表的几首诗说起[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6):84-87.
3
钱理群,吴晓东.
文学的归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之五[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1):64-70.
被引量:2
4
张炯.
放歌北大荒[J]
.北方文学,2003(4):72-74.
5
徐艳霞.
“后新诗潮”的代表诗人[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4):87-87.
6
谢冕.
美丽的遁逸——论中国后新诗潮[J]
.文学评论,1988(6):28-35.
被引量:25
7
王毅.
含混:后新诗潮及其批评[J]
.天津社会科学,1999(3):75-77.
被引量:1
8
公木.
文坛边上浮想[J]
.文艺争鸣,1993(2):58-58.
9
宋剑华.
后新诗潮的意义与局限[J]
.天津社会科学,1999(3):67-69.
被引量:1
10
蔡莉莉.
“后新诗潮”向诗歌本体的回归[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6):160-16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