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必须告别教科书体系
出处
《探索与争鸣》
1998年第3期27-29,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1张卓.马克思的哲学观的伟大变革——对马克思哲学和本体论关系的反思[J].社会科学家,2005,20(S1):6-7.
-
2丁春华.我国哲学界对实践范畴研究存在的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5(5):157-159. 被引量:3
-
3魏强.此在的明敞与人的解放——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解放思想之比较[J].实事求是,2011(1):13-15. 被引量:2
-
4孙鹏.康德批判哲学中的人学思想[J].兰州学刊,2000(2):36-37. 被引量:1
-
5劳承万.康德“判断力”原理是怎样的美学原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25-31. 被引量:1
-
6周雯雯.马克思批判哲学探析[J].大观周刊,2012(20):15-15.
-
7王星星,盛秋生.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探论[J].许昌学院学报,2016,35(3):106-108. 被引量:1
-
8鲁礼敏.哲学家李泽厚:为人类而活[J].老年人,2011(5):26-28.
-
9陈胤.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理论探析[J].理论界,2009(10):83-84. 被引量:1
-
10靳松.浅析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J].兰州学刊,2006(1):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