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审美文化与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审美文化作为第三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较高形式,是当代文化日益审美化、贴近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产物,它必然导致一种以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的建立。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为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作者
李西建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60-62,共3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审美文化
美学学科
文化意识
当代转型
人类文化
当代文化
美学研究
当代美学
感性文化
生存状态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0
1
刘艳兵.
文化旅游背景下河南陶瓷非遗保护与传播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0(7):62-64.
被引量:2
2
王德胜.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学科定位[J]
.文艺研究,1999(4):41-42.
被引量:5
3
王旭晓.
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的转型[J]
.浙江学刊,1998(3):88-91.
被引量:4
4
聂振斌.
再谈“审美文化”[J]
.浙江学刊,1997(5).
被引量:6
5
朱立元.
“审美文化”概念小议[J]
.浙江学刊,1997(5):44-47.
被引量:29
6
韩德信.
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应作历史延伸[J]
.理论学刊,1998(2):118-120.
被引量:1
7
李西建.
当代文化进程中的中国美学[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0(5):57-62.
被引量:2
8
潘一.
青年审美文化研究纲要[J]
.当代青年研究,1984(11):19-22.
被引量:5
9
聂振斌.
什么是审美文化?[J]
.北京社会科学,1997(2):13-16.
被引量:25
10
滕守尧.
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J]
.北京社会科学,1997(2):16-20.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9
1
崔晓娜.
19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述评[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2):87-89.
2
吴道兰.
三本院校美学学科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J]
.广西教育,2009(18):76-76.
3
娄峰.
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现代编辑活动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1):93-94.
4
杨佩.
浅析感性网络文化视域下的审美价值[J]
.今传媒,2014,22(4):147-148.
被引量:2
5
王誉茜.
论审美文化研究之学科定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5):260-261.
6
李艳丰.
从审美文化的理论视域反思高校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变革[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2):51-53.
7
赵亿祥,赵亚峰.
中原名窑传播的“文化集合编码”[J]
.新闻爱好者,2024(4):90-92.
8
刘鑫.
“文化论转向”下的中国美学现实性建构[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0(4):188-191.
被引量:1
9
黄赞梅.
也谈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的转型[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1):13-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杨佩.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的家庭境遇[J]
.今传媒,2014,22(8):65-66.
被引量:1
2
裴萱.
从“美的规训”到“美的盛典”:1980年代美学话语的谱系转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1):107-112.
被引量:1
3
申诗瑶.
浅析东西方园林美学的传承与创新[J]
.现代园艺,2018,41(12):126-129.
4
方雨韵.
提升网络素养 加强网络审美[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1,31(2):91-93.
被引量:1
1
符晓.
论徐大纯的美学思想——以《述美学》为中心[J]
.长春大学学报,2013,23(11):1496-1500.
2
赵强.
逐渐模糊的面孔——毛焰油画作品中精神性的解读[J]
.美术大观,2009(11):250-251.
被引量:4
3
林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以权威鉴定家为主导的书画鉴定流派的形成[J]
.书法赏评,2016(1):60-80.
4
王学琴,何韵旺.
“日本画”的构造与当代表征探释[J]
.美术大观,2013(6):42-43.
5
罗云斌.
试论民歌的当代转型[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2):194-197.
被引量:5
6
江启华.
标志设计的图形符号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3):225-226.
7
赵龙.
超越“现实”:中国水彩的当代转型[J]
.艺术教育,2015(6):115-115.
被引量:3
8
黄海.
何以表述“音乐美学”[J]
.人民音乐,2011(3):63-65.
被引量:1
9
凯星.
再谈艺术与美的关系——兼及美学学科的发展[J]
.才智,2008,0(2):191-191.
10
吕美,李婧然.
满族剪纸艺术当代转型之路初探[J]
.设计,2016,29(7):86-87.
被引量:6
浙江学刊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