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轨迹探因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 ,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 ,它既具有回应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爱国品性 ,又具有吸收和改造中西文化精神的属性。它的演变历程对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四次重大民族危机 ,呈现出由钦羡到议论 ,由民主改良尝试到民主革命实践的阶段性和高潮起落。对民权的阐释亦由“人民权力”回归到“人民作主”的本来内涵 ,民权的外延由部分参政权延伸到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人权 ,最后出现了主权与人权合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由于近代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紧迫性 ,使近代民权思想呈现出某种现实功利主义倾向 ,民权思想的演变规律因而呈现出由表象———神髓、制度———精神、议院———民权自外而内的特殊逻辑 ,民权思想出现了民主与民权第一性第二性的分歧 ,最终形成一种不完整的中国式民权思想 ,使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迂回曲折。
作者 高海燕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5-95,共11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212.
  • 2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1.
  • 3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8:495.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