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世纪”与“葡萄园”诗歌比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台湾“创世纪”和“葡萄园”两大现代诗社的得失比较,试图阐述台湾现代诗各流派、各团体应当存同求异、取长补短,为创建“民族化的现代化的大众化的中华新诗”而携手奋进,把中华现代诗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
方航仙
机构地区
泉州黎明大学巴金文学所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5-79,共5页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创世纪
葡萄园
建树
缺憾
共创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6
1
喻大翔.
世界华语文学散文略论[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4):29-33.
被引量:2
2
钦鸿.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台湾文坛独树一帜的《野风》杂志[J]
.华文文学,2006(2):90-98.
被引量:1
3
曹惠民.
台湾的自然写作及其研究[J]
.华文文学,2006(3):21-26.
被引量:4
4
汪广松.
论舞鹤小说《悲伤》中的“衰人”形象[J]
.华文文学,2003(3):57-61.
被引量:1
5
刘登翰.
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J]
.华文文学,2002(5):4-12.
被引量:4
6
钱虹.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发轫及其主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75-81.
被引量:6
7
卢菁光.
论七等生的小说创作[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1):78-84.
被引量:1
8
张桃洲.
略论台湾现代派诗的早期形态[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1):72-75.
被引量:1
9
岳玉杰.
地域文化差异:台湾文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因素[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57-60.
被引量:2
10
费勇.
简政珍论[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3):122-1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文艳.
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三十年述论[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8(3):49-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建军,赵智行.
海峡两岸三毛研究的比较与反思[J]
.华文文学,2021(3):90-96.
1
魏邦良.
人类深层精神世界的折光——纪弦的三首诗赏析[J]
.阅读与写作,1997,0(1):20-21.
2
张默.
“现代诗社”和“现代派”是两码子事──请看老诗人纪弦如是说及其他[J]
.华文文学,1997(1):58-60.
3
黄一.
上海—台北—海外: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一种路径——百年中国新诗史中的百岁诗人纪弦[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6):42-51.
被引量:1
4
吴晟.
台湾现代诗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演绎[J]
.中外诗歌研究,2012(4):23-24.
5
赵小琪.
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知性话语的误读[J]
.华文文学,2008(6):7-13.
6
古远清.
“蓝星”诗人群[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13-19.
被引量:2
7
古远清.
“蓝星”诗人群——《中国诗歌通史》之一章[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5):36-42.
8
赵小琪.
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符号诗的意义生成方式[J]
.华文文学,2009(2):5-11.
9
古远清.
台湾三大诗社诗论之比较[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3-68.
10
翁奕波.
台湾乡土派《笠》诗人谈片[J]
.华文文学,1989(3):45-48.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