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94-97,共4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7
-
1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J].回族研究,1999(1):65-67. 被引量:13
-
2白寿彝.《回族史论稿》序[J].回族研究,1991(4):7-7. 被引量:4
-
3海存福.回族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及其思路[J].甘肃高师学报,2004,9(1):85-88. 被引量:2
-
4李荣华.兰州城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5(11):43-48. 被引量:4
-
5西宁市城东区统计局编.《西宁市城东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1年). 被引量:1
-
6印德民.《必须高度重视家长紊质对学生紊质的影响》(打印稿). 被引量:1
-
7杨文炯.《兰州市回族教育滞后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滕星,胡鞍钢主编.《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被引量:1
-
8Ruth Benedict, Patterns of Culture, p. 71-7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 1934. 被引量:1
-
9中共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室编.《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与宣传手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被引量:1
-
10V · Turner,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elected Essays, p, 89. New York:Basic Books,19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陈其斌,杨文炯.西宁市城东区回族教育发展现状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J].民族研究,2005(6):29-36. 被引量:5
-
2白友涛.回族文化模式转型论——基于对大城市回族社区文化模式变迁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1):86-92. 被引量:9
-
3张娟.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回族教育发展略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8):88-90. 被引量:1
-
4李玥,李悦铮,江海旭.基于SWOT分析的西宁市伊斯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3-74. 被引量:2
-
5杜巨玲,章琳,李训根.中华老字号引进民营投资者的相关风险及其规避——以“毛源昌”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6):37-39.
-
6马志强.兰州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探析——以柏树巷社区为个案[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4):38-42. 被引量:2
-
7李媚宇,王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方式的适应性创新——兰州市回族业余教育的田野调查与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9-76. 被引量:2
-
8马忠才,赫剑梅.族际职业地位分层及其决定因素——西部地区回族与汉族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2):116-125. 被引量:15
-
9马春玲.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6):91-92.
-
10孙银峰.二十五年来我国回族教育研究综述[J].回族研究,2016(1):97-103.
-
1任红.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历史及其影响[J].中国穆斯林,2008(3):51-54. 被引量:2
-
2高占福.“成达”:中国现代伊斯兰教育的成功实践——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创建80周年[J].回族研究,2005(4):89-92. 被引量:2
-
3马尚林,罗凉昭.四川回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5(5):17-22.
-
4海存福.回族家庭教育功能研究[J].回族研究,2000(1):44-47. 被引量:13
-
5云伊.云南省举办经堂教育研讨会[J].中国穆斯林,2001(1):53-53.
-
6裴怀涛.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和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6-88.
-
7王有春.回族家庭教育:内容及启示[J].中国家庭教育,2008(3):56-57.
-
8张玮.河南回族教育述略[J].宁夏社会科学,1998(6):97-102. 被引量:1
-
9戴林东.把孩子从禁欲的“清真寺”里解救出来[J].师道(人文),2004(2):14-14.
-
10钱志和.20世纪前半叶回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J].宁夏社会科学,1995(2):23-2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