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S1期38-40,58,共4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2
-
1金盛华,徐文艳,金永宏.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社会心理医学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19(3):47-52. 被引量:34
-
2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39-44. 被引量:208
-
3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研究报告(摘要)[J].青年研究,1997(6):1-10. 被引量:31
-
4陈仙梅.学生人际交往选择心理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心理科学通讯,1989,12(4):33-38. 被引量:4
-
5胡莉芳.学生的功能性探讨[J].青年探索,1997(5):19-22. 被引量:2
-
6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李峰.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3):9-15. 被引量:149
-
7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8柳夕浪.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9石秀印等编著,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
10(美)米 德著,曾 胡.代沟[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周长缨.论中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8(12):16-16.
-
2王昉荔.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4):37-38. 被引量:8
-
3杨月,张庆华.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0(29):177-177. 被引量:2
-
4计光明.中学生人际交流困扰与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7(31):217-217. 被引量:1
-
5申喆,周策.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J].新课程学习(下),2012(10):159-159. 被引量:3
-
6谢珊珊.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启示[J].校园心理,2014,12(5):338-339. 被引量:2
-
7王旭飞,赵安琪,柴振鸿.“90后”的个性对人际交往的影响[J].校园心理,2015,13(2):93-95. 被引量:1
-
8肖心月.青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与变化——基于南京市中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青年探索,2015(3):22-28. 被引量:7
-
9戴天姿,戴轶凡.“认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论当代中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青年与社会,2015,0(9):169-171.
-
10张雅丽,吴微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培养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0(8):111-112.
-
1王世霞,孙慧玲.高校“两课”教学与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的重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91-91.
-
2张志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1995(3):41-42.
-
3孙俊伟,何晓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学苑教育,2012(12):63-63.
-
4李学东.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2):28-29. 被引量:7
-
5余瑞光.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3):48-48.
-
6薛自军.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看语文教学[J].语文天地,2008(8):41-42.
-
7张光富.思想品德课教学观点内化五法[J].基础教育研究,1995,0(3):32-33.
-
8郝怀开.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262-262.
-
9何玮.道德·思考·欣赏[J].新语文学习(教师),2007,0(2):58-58.
-
10陈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0(11):7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