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50-54,共5页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同被引文献10
-
1格勒,罗布江村.西藏现代化过程中应关注和研究的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1-5. 被引量:4
-
2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34-40. 被引量:48
-
3沈卫荣.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J].天涯,2010(4):183-191. 被引量:11
-
4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J].天涯,2008(4):173-191. 被引量:31
-
5尕藏才旦.藏族节日探源[J].西藏民俗,2002,11(2):43-49. 被引量:13
-
6史云峰.20世纪初西藏新政改革失败原因的制度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43-48. 被引量:5
-
7星全成.元明清中央政府治藏失误及其对藏区社会的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4):98-102. 被引量:5
-
8袁爱中.宗教与传播关系探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34-39. 被引量:2
-
9袁爱中.西藏宗教文化传播偏向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36-41. 被引量:3
-
10Л·Н·米特罗欣,李占华.宗教与民族[J].世界宗教文化,1991(2):26-29. 被引量:3
-
1陈元福.青海地区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J].青海社会科学,2000(5):87-92. 被引量:3
-
2陈元福.青海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J].青海社会科学,1999(4):100-104. 被引量:1
-
3滕晓天.青海花儿和谐思想浅析[J].中国土族,2009(1):41-43. 被引量:1
-
4马文慧.宗教文化与青海地区信教群众的社会生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1):43-46. 被引量:3
-
5马明忠.近代青海地区基督教传播的特点及社会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2):154-158. 被引量:10
-
6杨桂萍.对甘肃、宁夏、青海宗教现状的几点思考[J].中国宗教,2005(6):54-55.
-
7马明忠.天主教在近代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J].青藏高原论坛,2017,5(1):28-36.
-
8何启林.青藏地区公职人员对宗教生态的认知——对青海省公职人员宗教生态问题调查问卷的分析[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3):114-121.
-
9乔虹.青海地区史前古乐器综述[J].青海社会科学,2005(2):109-111.
-
10李亚平,王志通.近代中国内地会青海传教策略与方式[J].青海民族研究,2014,25(2):167-171.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