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5-105,共1页
Thinking
二级引证文献76
-
1吴迎春,杨晓云.国内民俗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z1):421-425.
-
2余兵.基于“涵化”理论的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403-405. 被引量:2
-
3乔桂强.地方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及原因分析——以凤翔彩绘泥塑文化为例[J].消费导刊,2009,0(11):222-223.
-
4梁爽.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将走向何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经济视野,2013(22).
-
5李顺.对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4):5-6. 被引量:17
-
6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128-136. 被引量:76
-
7赵杨.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2):54-57. 被引量:13
-
8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35-39. 被引量:71
-
9任冠文.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广西民族研究,2006(1):177-181. 被引量:29
-
10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民族研究,2006(2):39-46. 被引量:161
-
1弘扬文.民族文化研究试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3):84-88. 被引量:1
-
2人海星踪[J].英才,1998,0(5):88-88.
-
3吴群.美哉,泸沽湖[J].旅游纵览,2003,0(6):27-28.
-
4贾斯迁·温特尔.我与高山仙女有个约会——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在“女儿国”的亲历记[J].神州民俗,2003(3):64-71.
-
5卫东.门隅北部方婚礼仪式[J].西藏民俗,2000,9(4):18-18.
-
6周刚伍,李新.泸沽湖:东方的女儿国[J].新西部,2009(11):50-51.
-
7陈斌.摩梭人家庭角色的现代冲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2):18-22. 被引量:6
-
8杨昌鑫.论土家族情歌婚姻伦理观[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1):89-92. 被引量:2
-
9刘文锁.山普拉墓地的埋葬制度[J].西域研究,2002(3):50-55. 被引量:1
-
10彭善秀.浅论摩梭人生活习俗的美学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6):48-5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