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刑事审判公正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这些原则性的思想和要求无疑也非常适合于刑事审判,并对刑事审判提出了“三公”要求。因而如何确保刑事...
作者
宋世杰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4,共5页
China Legal Science
关键词
审判公正
刑事审判
诉讼参与人
审判程序公正
证据
案件事实
当事人
法院中立
审判公开
价值取向
分类号
D925.26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5
1
秦宗文.
看准了病,下错了药的改革举措——论我国的庭前审查程序改革[J]
.西部法学评论,2001(3):51-57.
被引量:2
2
陈瑞华.
导言——研究刑事程序失灵的意义与方法[J]
.北大法律评论,2007,8(2):291-300.
被引量:4
3
甘雯.
关于司法公正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法学,1999(5):23-32.
被引量:49
4
刘佳.
中国法治化的现实基础[J]
.中外法学,1999,11(1):84-90.
被引量:49
5
黎国智,庄晓华.
法治国家与法官文化[J]
.现代法学,1998,20(6):23-27.
被引量:12
6
吕世伦,贺晓荣.
论程序正义在司法公正中的地位和价值[J]
.法学家,1998(1):116-119.
被引量:27
7
周光权.
公众认同、诱导观念与确立忠诚──现代法治国家刑法基础观念的批判性重塑[J]
.法学研究,1998,20(3):30-48.
被引量:36
8
姚莉,卞建林.
公诉审查制度研究[J]
.政法论坛,1998,16(3):72-79.
被引量:20
9
夏锦文,蔡道通.
论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J]
.中国法学,1997(5):43-51.
被引量:89
10
陈瑞华.
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
.中外法学,1997,9(2):69-77.
被引量:245
引证文献
12
1
杨帆.
试论审判公正[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15-16.
2
罗文燕.
论刑事错判赔偿[J]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13-17.
3
王少俊.
检察制度的比较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8(23):137-138.
4
王亚南,柴扉菲.
民事审判公正价值的实现路径分析[J]
.沈阳大学学报,2008,20(4):25-27.
5
莫洪宪,邓小俊.
程序正义理念与遏制刑讯逼供制度的重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9,24(3):63-68.
被引量:2
6
唐雨虹.
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的异化与重构——立足于本土化的渐进之路[J]
.行政与法,2010(7):120-123.
被引量:3
7
房清侠.
论实现刑法正义价值的基础[J]
.政法论坛,2000,18(1):28-36.
被引量:3
8
殷耀刚.
刑事庭前会议程序与检察监督[J]
.湖北社会科学,2013(11):157-160.
被引量:2
9
黄伟.
程序正义与人权保障——《刑事诉讼法》的价值精髓[J]
.理论研究,2002(2):48-48.
被引量:1
10
张金明,岳丰.
程序正义的理想与现实——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分析[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2Z):20-2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尚德晋,李波阳.
突破与局限:刑讯逼供的防范对策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7(2):102-105.
2
胡玉霞.
略论司法公正的两个基本问题[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5):65-68.
被引量:2
3
李佳欣.
刑法解释的正义性追问[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4):66-74.
被引量:4
4
于洋.
庭前会议法律效力初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5):140-141.
5
陈进兴.
“庭前会议”制度价值及实务问题探讨[J]
.法制与经济,2013,22(24):134-134.
6
黄双阳.
浅析新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以人权保障为视角[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3):77-77.
7
刘畅.
试论程序正义的重要价值[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5):103-104.
8
邹立新,张建军.
刍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实施中若干问题[J]
.卷宗,2015,5(12):403-403.
9
陈慧芳.
浅析程序正义对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基于对董必武程序正义思想的思考[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2):1-3.
10
孙志伟,韩利.
法律监督视野下检察职能定位的再思考[J]
.政法学刊,2017,34(3):57-66.
被引量:1
1
谷安梁.
关于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J]
.法学论坛,2000,15(4):11-13.
2
李亚楠.
美国民事审前程序中的释明及启示[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3):84-87.
3
杨胜荣.
浅谈我国刑事审判公正原则的现状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6):60-61.
4
李卫国.
我国当前司法改革中应注意转变的几个观念[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20(1):21-24.
5
孙来冰.
浅论实现司法公正应树立的理念[J]
.兰州学刊,2004(6):196-197.
6
朱宏亮,官国添.
论建立权力机关对被任命干部监督的机制[J]
.人民之声,1998(8):14-15.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有关干部队伍建设论述节录[J]
.人才资源开发,1997,0(12):1-1.
8
郑曙村,孙赞兰.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实思考[J]
.齐鲁学刊,1998(6):59-62.
被引量:12
9
杨新潮,张艳.
浅谈对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规范和监督[J]
.科学新闻,2003(3):40-40.
10
高秦伟.
重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设想[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14(1):45-46.
被引量:2
中国法学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