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四时期婚姻观念变革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婚姻观念的变革是这个时期婚姻文化变化最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变革表明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改造中国、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再前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
作者
刘小林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婚姻观念
婚姻文化
变革
时代特征
分类号
C913.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1
1
田霞,田跃安.
二十世纪上半期农村家庭夫妻关系探析[J]
.人文杂志,1999(4):53-56.
被引量:6
2
徐永志.
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演变述论[J]
.清史研究,1999(2):40-44.
被引量:1
3
张光成.
略论20世纪中国文化涵化的历史进程[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3):52-55.
被引量:1
4
徐永志.
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的演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131-135.
被引量:11
5
陈蕴茜.
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J]
.近代史研究,1997(2):146-162.
被引量:14
6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3
7
吕美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妇女状况的历史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1996(1):39-43.
被引量:4
8
钟年.
文化濡化及代沟[J]
.社会学研究,1993(1):78-83.
被引量:29
9
徐建生.
近代中国婚姻家庭变革思潮述论[J]
.近代史研究,1991(3):139-167.
被引量:14
10
吕美颐.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的婚姻家庭观[J]
.史学月刊,1987(6):56-6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余华林.
婚姻问题的观念史之新探索——民国妇女婚姻问题研究漫谈[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3):104-108.
被引量:2
2
钟年,程爱丽.
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人的亲密关系[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4):97-102.
被引量:6
3
贾赫男.
“五四”文学思潮下婚恋小说的文学书写[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4):4-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淑燕,宋可.
从《生活周刊》征婚广告透视80后女大学生婚姻观[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5):27-31.
被引量:1
2
丁琪.
乱世中的爱情悲歌——论林希家族小说的文化隐喻[J]
.当代作家评论,2016(2):104-110.
3
罗群,王维利,周利华,倪倩倩.
癌症患者与配偶亲密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352-1356.
被引量:24
4
刘小成,应文娟,刘智利,郑锐华,许诺,刘慧.
生命末期患者性与亲密关系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2020,27(12):23-27.
被引量:3
5
黎蕴丹.
社交媒体时代的亲密关系:微信中的恋情呈现行为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1,5(35):139-141.
6
杨丽芳,董永贵.
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双重弱势儿童亲密关系研究——基于五位回流儿童的深度访谈[J]
.少年儿童研究,2022(3):26-34.
被引量:4
7
李宇峰,刘燕红.
消解与重构:社交媒体时代乡村社会的亲密关系变革——基于昭通市L村的个案研究[J]
.传媒观察,2023(7):79-88.
被引量:1
8
王雪,金银姬,金美香,权海善,崔文香.
老年人孤独感的概念分析[J]
.护理研究,2023,37(19):3417-3422.
被引量:2
1
陈东旭,唐莉.
民族旅游、民族认同与民族性的构建——基于人类学的视角[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6):15-18.
被引量:6
2
谢全堂.
论青海民国时期新文化的发展特点及传统文化的影响[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2):116-122.
被引量:1
3
桑林.
设计的多元化及其在数字时代的模糊性[J]
.装饰,2004(8):67-67.
4
苏珊娜·霍夫曼(SusannaHoffman),陈梅,彭文斌.
人类学视野中的灾难和文化要素的探讨[J]
.民族学刊,2015,6(4):29-35.
被引量:9
5
S.梅赫塔,黄育馥.
接受变革[J]
.国外社会科学,1984(5):43-44.
6
毅松.
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变化的原因初探[J]
.民间文化,2000(8):15-16.
7
Л.М.德罗比热娃,А.А.苏索科洛夫,王攸琪.
族际关系和民族文化发展过程[J]
.世界民族,1984(1):30-36.
被引量:1
8
黄淑娉,龚佩华.
试以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论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条件[J]
.广西民族研究,1992(4):58-63.
被引量:8
9
刘秉君.
借势创新三法[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2(6):81-83.
10
王胜军,王璘.
改革中城市社区文化的变迁——武汉市涵三宫调查[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1(1):21-2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