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9年第2期53-59,共7页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参考文献2
-
1牛保义.现代英语语法解疑[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2陈宗明著..逻辑与语言表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394.
同被引文献21
-
1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1(1):16-29. 被引量:209
-
2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1(1):30-43. 被引量:127
-
3张建理.标记性和反义词[J].外国语,1999,22(3):29-34. 被引量:54
-
4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4):291-301. 被引量:108
-
5牛保义,徐盛桓.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2-6. 被引量:50
-
6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278
-
7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2002,25(1):28-37. 被引量:120
-
8王义娜.从可及性到主观性:语篇指称模式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1-4. 被引量:19
-
9靳铭吉.不同认知方式产生不同的意义——俄语不同类型一般疑问句语义差异的深层阐释[J].外语学刊,2006(6):19-22. 被引量:5
-
10高卫东.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D].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2
-
1谢玉红,卢红芳.英语作格构块式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06,27(4):11-15. 被引量:6
-
2许艾明.中动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14-17. 被引量:25
-
3倪蓉.起动/使动交替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2):79-83.
-
4秦德娟,袁毅敏.作格分析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136-139. 被引量:3
-
5邹春玲.诗词生成的自主依存模式分析[J].外语学刊,2007(5):37-39. 被引量:6
-
6李捷.国内语用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语用学纵横》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3):237-239. 被引量:2
-
7许艾明.英语中动构式的词汇语用视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9):172-175. 被引量:1
-
8贾丽娟,李攀登.从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视角分析汉语的作格小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130-132.
-
9丁冉.从认知角度看OUT OF的基本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性扩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14-118. 被引量:8
-
10苏秋丹.感知突显性特征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0(5):174-175.
-
1刘华文.试论英汉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119-122. 被引量:2
-
2李哲,辛春雷.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评介[J].外国语文,1999,24(3):81-84. 被引量:6
-
3胡平,胡寅.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理论评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5):179-181.
-
4姜望琪.社会认知语用学——Kecskes语用学理论评介[J].外文研究,2015,3(1):1-6. 被引量:8
-
5胡波.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J].当代语言学,2015,17(2):159-171. 被引量:13
-
6毋亚勤.英语冠词的认知解读:可及性与可别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5):96-100. 被引量:1
-
7张政.国外机器翻译理论评介[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3):15-20. 被引量:3
-
8孟霞.概念整合理论评介[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4):4-6. 被引量:32
-
9张滟.“事态限定”句法语义研究——基于“交互主观性”认知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3):203-210. 被引量:14
-
10徐志伟.奈达主要翻译理论评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1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