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与心理坐标上的王维诗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正是以仕途挫折、遭贬出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疏离都城文化为契机,王维的诗歌创作从心理状态、创作环境到观察角度、构思方式等一系列衍变转化之中,形成更具个性化的意境创造方式与审美建构特征,从而在唐以后艺术意境理论的发展、成熟、精密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审美再发现,并在实际上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证性的审美范型。这样,才奠定了王维诗作为正宗唐音的崇高的文学史价值与地位。
作者
许总
机构地区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关键词
文化
心理
王维诗歌
坐标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1
杜晓勤.
地域文化的整合和盛唐诗歌的艺术精神[J]
.文学评论,1999(4):97-110.
被引量:7
2
吴相洲.
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6-85.
被引量:5
3
李浩.
从人地关系看唐代关中的地域文学[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4):132-135.
被引量:4
4
陈贻焮.
评葛晓音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J]
.文学评论,1993(4):152-157.
被引量:2
5
余恕诚.
地域、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5(3):8-15.
被引量:5
6
曹文江.
浅谈李白诗中的黄河形象[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8(3):98-100.
被引量:3
7
李明伟.
唐代文学的嬗变与丝绸之路的影响[J]
.敦煌研究,1994(3):134-141.
被引量:7
8
蒋寅.
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J]
.文学评论,2000(4):93-100.
被引量:45
9
戴伟华.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51.
被引量:6
10
张安祖,杜萌若.
天宝之风尚党——论盛中唐之交诗坛风气的转移[J]
.文学评论,2005(6):42-4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木斋.
论王维诗"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109-114.
被引量:6
2
王志清.
盛唐盛世对于王维及其诗歌的造就[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83-90.
被引量:2
3
于成泉,吴秀梅,李志敏,朱成友,刘志中.
情感性精神病的性别差异[J]
.山东精神医学,1999,12(4):31-34.
4
王苑.
从辋川、柳州到半山——从山水诗的“雅丽”范式看唐宋诗学转轨[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1(5):103-108.
5
谢晓敏,卢坡.
论王维济州时期诗歌创作之变[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4):98-103.
6
钟良.
20世纪唐代“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综述[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2):18-2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晓星,库万晓,万露,彭文良.
唐宋词体研究的新探索——木斋近期词体研究评述[J]
.天中学刊,2005,20(3):57-64.
2
姜鹏飞,吴南瑛,彭文良,钟静,王海南.
中国诗史演进历程的再诠释——木斋近期诗体研究评述[J]
.天中学刊,2005,20(3):64-70.
3
彭文良.
撬动中国诗史研究的支点:木斋苏诗研究述评[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1):5-8.
4
李晓峰.
意象·意境·境界的不同指向[J]
.中国文化研究,2009(2):125-131.
被引量:3
5
潘鸣.
王维、李商隐碑铭文比较刍议[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5):87-95.
被引量:1
6
张棉棉.
论王维、苏轼山水诗的审美差异[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10):132-134.
7
秦峰.
简论大历十才子对庾信之接受[J]
.北方文学(下),2016,0(1):89-90.
8
蒋寅.
对王维“诗中有画”的再讨论[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1):38-47.
被引量:9
1
许总.
文化与心理坐标上的王维诗(续)[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95-99.
被引量:1
2
李扬.
文化与心理:《玫瑰门》的世界[J]
.当代作家评论,1989(4):8-11.
被引量:2
3
田相娟,徐甜甜,刘香(指导老师).
抒情体式的传承[J]
.北方文学(下),2013(7):23-24.
4
储晨笛.
平凡心灵与波澜现实的激荡——《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不同创造[J]
.才智,2014,0(11):281-282.
5
孙德喜.
性别意识的觉醒与变异——20世纪后20年都市女性小说语言论[J]
.文艺评论,2002(5):45-49.
6
邓燕燕.
寻找自我——析《毛猿》中的异化现象[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72-73.
被引量:1
7
陈国恩.
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和构思方式[J]
.写作,2007(12):22-24.
8
黄裕欣.
朦胧诗的“感伤”气质探究[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6):202-202.
9
陈静.
李白、王昌龄七言绝句比较[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11(1):21-25.
被引量:3
10
曹文轩.
论短篇小说的现代形态[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4):103-108.
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