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1-34,共4页
Tourism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资助课题
同被引文献22
-
1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中国旅游研究14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态势[J].旅游学刊,2001,16(1):17-21. 被引量:77
-
2马波.论我国的旅游研究与旅游学科建设[J].旅游学刊,1998,13(S1):35-39. 被引量:10
-
3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撰后记[J].旅游学刊,1996,11(5):52-56. 被引量:31
-
4朱竑,刘迎华.从《旅游学刊》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的比较看中外旅游研究的异同和趋向[J].旅游学刊,2004,19(4):92-95. 被引量:33
-
5赵幼芳.1990~1999年《旅游学刊》文献库统计分析初步[J].旅游学刊,2000,15(4):57-63. 被引量:33
-
6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19(6):53-59. 被引量:88
-
7保继刚,郑海燕.苏州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研究[J].规划师,2004,20(11):12-16. 被引量:30
-
8覃江华.桂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界定[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4):67-70. 被引量:10
-
9邱继勤,保继刚.国外旅游小企业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5,20(5):86-92. 被引量:27
-
10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1997,17(1):63-69. 被引量:131
-
1鲍建平.市场三层面理论与社会主义期货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3(4):33-35.
-
2陈炜.旅游高等院校的运动休闲课程设计[J].旅游学刊,1999,14(S1):86-89.
-
3风俗习惯[J].全国新书目,2002,0(8):102-102.
-
4秦岭南.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看旅游高等教育[J].旅游学刊,2004,19(S1):19-22. 被引量:19
-
5朱美兰,黄平芳.高校旅游教材应重视史料的引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6):110-111.
-
6王敏.旅游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学刊,2004,19(S1):73-76. 被引量:8
-
7姜付炬.登努勒与塔勒奇地名演变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22-26. 被引量:1
-
8黄远水,郑向敏.福建省旅游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S1):53-56. 被引量:2
-
9蔡树棠.“社会影响”理论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J].旅游学刊,1988,3(4):50-52. 被引量:5
-
10蒋冰华.高校旅游教学模式新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111-113. 被引量: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