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30,共4页
Theory and Reform
同被引文献8
-
1杨芳.政府行为应有理、有利、有节[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10(2):21-23. 被引量:1
-
2巫勤.高效能:中国政府的行为选择[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3(1):28-32. 被引量:1
-
3肖雪莲.抗非过程中我国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反思[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50-53. 被引量:1
-
4杨立雄,杨月洁.生活世界殖民化、话语商谈与福利国家的未来——兼论哈贝马斯与马歇尔、罗尔斯的区别[J].人文杂志,2007(1):177-184. 被引量:4
-
5任亮.社会共享价值断裂与社会失范行为[J].理论与改革,2007(4):28-30. 被引量:7
-
6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J].贵州社会科学,2007(11):4-9. 被引量:185
-
7解玉喜.社会救助制度的社会建构主义维度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6):151-154. 被引量:2
-
8李洁.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合法性[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2):164-16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焦克源,张婷.农村低保制度实践的异化及其矫正——基于西北农村低保制度实践的调研[J].云南社会科学,2011(5):113-117. 被引量:21
-
2焦克源,张婷.西北农村低保制度:公平的初衷与实施中的异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27(5):69-75.
-
3谢治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负外部性检视与超越[J].理论导刊,2012(7):79-82.
-
4焦克源,张婷.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实践的流弊与治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2(6):115-120. 被引量:3
-
5魏程琳.权力与关系网络中的农村低保[J].青年研究,2014(3):46-54. 被引量:39
-
6房桂芝.合作社规范失效分析[J].农村经济,2014(12):116-119. 被引量:4
-
7何植民,熊小刚,李彦娅.农村低保乱象:表现、成因及治理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32-36. 被引量:5
-
8魏程琳,史源渊.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效果的制度文本与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135-140. 被引量:6
-
9王辉,崔欣欣.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合谋”行为研究——以鲁中C镇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606-612. 被引量:9
-
10仇叶.从配额走向认证:农村贫困人口瞄准偏差及其制度矫正[J].公共管理学报,2018,15(1):122-134. 被引量:20
-
1导致政府行为失范的错误观念[J].理论与改革,2002(1):127-127.
-
2周健华.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行为失范的治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5):56-60.
-
3卢传斌.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构刍议[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1):6-8. 被引量:1
-
4王维真,吴军.试析政府行为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5):100-101. 被引量:2
-
5李枫,许文骊.对政府行为失范的伦理原因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2):39-40. 被引量:6
-
6杨丽.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0(5Z):148-148. 被引量:1
-
7夏季,李伟南.用科学政绩观规范政府行为[J].学习月刊,2009(22):57-58.
-
8陈骏程.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14(2):32-35. 被引量:5
-
9彭辉安.政府行为失范下的维稳困境——基于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失范拆迁行为的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3):92-95.
-
10王荟淞.地方政府行为失范原因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2(19):70-7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