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成长三角:理论与现实——图们江与湄公河地区“成长三角”开发实践的比较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90 年代在亚洲地区,不以国家为主体形成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理论上看,构成某种形式的“成长三角”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该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和“腹地支持度”,从现实上考察图们江地区开发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图们江地区开发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协调不力,并缺乏资金支持等,因此,图们江地区开发在实施先导阶段应该首先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作者
余暜雕
蔡旭阳
卢丽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吉林省政府图们江地区开发办公室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东北亚论坛》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Northeast Asia Forum
关键词
成长三角
图们江地区开发
湄公河流域开发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66
1
刘连银,周方涛.
打造区域性产业板块:十五期间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方向[J]
.旅游科学,2001,15(3):5-7.
被引量:14
2
刘宏.
立足陆桥 加大徐连经济带的开放力度[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3):5-10.
被引量:1
3
孔强,刘继生.
东北亚地缘政治关系及区域经济合作前景[J]
.人文地理,1996,11(3):50-53.
被引量:4
4
赵旭.
区域开发中“三角增长极”初步探讨[J]
.国土开发与整治,1994,4(3):30-36.
被引量:5
5
李铁立,姜怀宇.
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J]
.东北亚论坛,2005,14(3):90-94.
被引量:53
6
覃成林.
区域整合理论的新探索——评吕拉昌教授的《区域整合与发展》[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52-52.
被引量:7
7
黎鹏.
地缘经济区的合作开发及其实践策略调整——以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实证分析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2):186-191.
被引量:17
8
李文秀.
合竞新方式——联盟和集群的比较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6(2):94-96.
被引量:2
9
罗小龙,沈建法.
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
.地理学报,2007,62(2):115-126.
被引量:75
10
张云.
构建徐淮连成长三角的设想[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195-20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潘顺安,刘继生.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J]
.旅游科学,2005,19(4):1-6.
被引量:26
2
朱显平,姜永铭.
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性质[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12-15.
被引量:5
3
陈静,郝群会.
襄十宛增长三角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1):71-75.
4
戴桂林,李凌志.
试以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破题——以威海市为例[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6):87-89.
5
梁双陆,陈瑛.
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地域性聚集机理研究[J]
.南方经济,2012,41(9):143-155.
被引量:5
6
左世红,李秀敏.
图们江地区开发进程预测与模式选择[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5(4):428-431.
7
张文韬.
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经验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4(11):94-101.
8
宋涛,李玏,胡志丁.
地缘合作的理论框架探讨-以东南亚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6,25(1):1-11.
被引量:18
9
杨忠臣,陆玉麒.
构建徐连临成长三角的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3):44-47.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黄向.
旅游增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案例[J]
.社会科学家,2019,0(12):77-84.
2
姜芹春,马谊妮,方增福.
昆明——玉溪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2):20-25.
被引量:1
3
赵本灿.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中云南的有利条件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1):50-52.
4
杜德斌,段德忠,刘承良,马亚华.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2015,34(2):199-212.
被引量:63
5
王晞,汪宇明.
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5-11.
被引量:52
6
庄玉良,贺超,叶新凤.
加快沿东陇海线物流发展 促进苏北经济增长[J]
.江苏商论,2005(2):35-37.
7
杨忠臣,陆玉麒,李平华.
沿海铁路建设与苏北鲁南地区的发展[J]
.人文地理,2005,20(2):13-16.
被引量:5
8
冯淑华.
试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J]
.商业研究,2006(14):165-168.
被引量:7
9
吴传清.
基于成长三角理论的汉三角区域增长极营造问题探讨[J]
.学习与实践,2006(7):22-26.
被引量:2
10
邓小海.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手续便利化探讨[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524-527.
1
西泽信善,邵鸣(译).
湄公河地区开发与日本的国际合作——日趋激烈的日中竞争[J]
.南洋资料译丛,2010(1):17-21.
被引量:3
2
首届湄公河世界经济论坛在越召开[J]
.广西经济,2016,35(10):7-7.
3
陈铁军.
湄公河“黄金四角”增长区的发展和云南应采取的对策[J]
.经济问题探索,1995(8):17-18.
被引量:4
4
毕世鸿.
日本对湄公河地区经济合作的援助政策[J]
.东南亚,2007(2):21-27.
被引量:4
5
福田光宪,司韦(译).
大湄公河地区发展的前景与问题[J]
.南洋资料译丛,2008(3):17-19.
6
胡万钟.
西部大开发、社会公平与中国现代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2,22(6):153-154.
被引量:1
7
张恒梅.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选择[J]
.集团经济研究,2006(07S):192-194.
被引量:1
8
吉弘岩前,初雪.
亚洲经济合作——评论[J]
.国外社会科学,2003(2):104-104.
9
马燕冰,张学刚.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影响[J]
.国际资料信息,2008(4):15-20.
被引量:9
10
王圳,邹晓兵.
中国跨国次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展望[J]
.经济工作导刊,2003(9):6-8.
东北亚论坛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