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47,共10页
Tibetan Studies
参考文献5
-
1阿·姆·列谢托夫,阿·特·牙科夫列夫,王献军.试论二十世纪上半叶藏族的社会经济关系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44-55. 被引量:5
-
2(加)戈伦夫(Grunfeld,A.T.)著,伍昆明,王宝玉.现代西藏的诞生[M]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
3藏族简史编写组编写藏族简史[M]. 被引量:1
-
4牙含章.达赖喇嘛传[M]人民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
5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民族出版社,198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9
-
1孙林.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西藏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改革性质的社会学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8. 被引量:6
-
2赵君.试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西藏地方近代教育改革[J].西藏研究,2008(6):80-86. 被引量:6
-
3杜永彬.更敦群培与“西藏革命党”[J].西藏研究,1999(2):38-43. 被引量:8
-
4乔根锁.论藏民族传统文化与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构建[J].西藏研究,1999(2):84-91. 被引量:4
-
5陶长松.略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演变[J].西藏研究,1998(1):75-80. 被引量:4
-
6潘建生.市场经济下藏族文化资源开发初探[J].西藏研究,1998(1):81-84. 被引量:2
-
7次央.浅谈十三世达赖的新政措施[J].西藏研究,1986(3):32-36. 被引量:15
-
8陈一石.从清末川滇边务档案看赵尔丰的治康政绩[J].近代史研究,1985(2):250-266. 被引量:11
-
9赵富良.试论张萌棠“查办藏事”及其治藏方针[J].西藏研究,1992(2):20-25. 被引量:3
-
10吕秋文.从西藏传统社会权力结构之分析探讨西藏社会落后之原因[J].中国藏学,1992(S1):136-14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彭博.误读与创见中的《尘埃落定》——以巴拉诺维奇教授的研究为中心[J].阿来研究,2022(2):44-50.
-
2丁小文.关于“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5-19. 被引量:8
-
3袁爱中.西藏和平解放60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传播学意义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1):101-107. 被引量:2
-
4陈刚,方敏.西藏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因素[J].西藏科技,2005(2):9-14. 被引量:9
-
5杨桂青.略论主流文化的实践性与利益旨归[J].哲学研究,2006(3):101-108. 被引量:5
-
6陈帝霖,单增旺堆.开掘内生性人力资源,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以西藏卫生系统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为例[J].湖湘论坛,2008,21(3):89-92. 被引量:2
-
7王小彬.也谈西藏和平解放与“一国两制”[J].西藏研究,2012(2):76-88. 被引量:1
-
8李菁怡,周建.试论现代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J].学理论,2013(19):52-54.
-
9杨明洪.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实践[J].开发研究,2017(3):7-15. 被引量:7
-
10马小燕.论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人性之问——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4):21-28.
-
1杜永彬.更敦群培与“西藏革命党”[J].西藏研究,1999(2):38-43. 被引量:8
-
2喜饶尼玛,央珍.再论龙厦其人[J].中国藏学,2013(S2):99-105. 被引量:1
-
3王晓光.霍姆斯法律思想的现代性分析[J].法学杂志,2011,32(8):111-114. 被引量:1
-
4曾国庆.论驻藏大臣对治理西藏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9(1):177-182. 被引量:7
-
5崔红平.莫让“创新”变“创伤”[J].当代江西,2010,0(5):63-63.
-
6桑林·次仁白珍.党的光辉照亮我的人生征程[J].新西藏,2015,0(6):56-58.
-
7我说但我未必信 好好的语言被我们搞得很腐败[J].当代工人,2015,0(5):14-15.
-
8辛补堂,王学斌,孙文山.反帝爱国维护民族团结的九世班禅[J].文史月刊,1996,0(4):26-34.
-
9许秀华.科学精神的“表”与“里”[J].民主与科学,2012(2):34-36. 被引量:2
-
10管彦杰,张柏.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价值取向与现代性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21(3):6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