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封建社会排斥异端邪说的强抑制机制
被引量:2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7-100,共4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同被引文献9
-
1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J].政治学研究,1999(2):49-61. 被引量:36
-
2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9. 被引量:426
-
3王埃亮.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政治至上[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45-48. 被引量:1
-
4冯军.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表达自由[J].国际新闻界,2005,27(4):14-15. 被引量:13
-
5景新强.论北宋的文字狱[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2):51-56. 被引量:3
-
6曾建雄.关于报业竞争中核心产品之一——报纸言论的深层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7,29(7):5-9. 被引量:4
-
7涂光晋.搭建“意见平台”——我国报纸言论版的回顾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7,29(7):10-14. 被引量:16
-
8何正泰.中国文字狱发端 ——先秦语祸和文祸[J].文史杂志,1996(3):32-33. 被引量:1
-
9罗素英.中国文字狱述论[J].求是学刊,2000,27(6):111-11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7
-
1周念哲.从历史的视角探讨“名正言顺”问题的“或然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227-228.
-
2周念哲.孔子话语实践中的修辞韬晦(以《四书》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0):70-73.
-
3周念哲.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孔子修辞思想[J].外国语言文学,2012,29(1):13-20. 被引量:1
-
4陈承雄,钟文静.英语专业进行西方修辞学学习必要性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31(11):8-15. 被引量:1
-
5黄婷婷.从阴阳权变到利益博弈[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83-86.
-
6张进军,林怀艺,王琰.中西政治话语比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7-25. 被引量:4
-
7鞠玉梅.伊索克拉底与孔子修辞学说的语用观照[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31(3):1-5.
-
1李定生.董仲舒与黄老之学──儒学之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7(1):93-96. 被引量:5
-
2甄士龙.禁不断的李贽之书[J].书品,2006(1):95-96.
-
3张耀杰.自我健全的胡适及其核心价值观[J].社会科学论坛,2010(13):142-157.
-
4王又锋.中国文化为何不死[J].中文自修,2009(7):70-72.
-
5董广杰.论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J].史学月刊,1996(5):115-116.
-
6佛日.佛学在文化重建中的使命[J].法音,1996(3):5-11. 被引量:4
-
7张昭军.试析程朱理学在清代的衰落[J].人文杂志,2015(10):89-96. 被引量:2
-
8钟国新.浅谈清文字狱[J].新校园(上旬刊),2014,0(7):244-244.
-
9袁腾飞.文字游戏最高水平[J].视野,2012(12):29-29.
-
10袁腾飞.文字游戏最高水平[J].青年博览,2013(7):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