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5,共5页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同被引文献13
-
1张棣.音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文教资料,2006(9):175-176. 被引量:2
-
2郑和钧.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J].课程.教材.教法,1995,15(1):1-4. 被引量:7
-
3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
4谢维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
5[美]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11
-
6[美]舒尔兹 著,李德伟.心理学应用[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7吕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J].教育科学研究,2010(3):66-69. 被引量:15
-
8李义本.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偏差问题的思索[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7(1):70-73. 被引量:2
-
9李金宝,康立恒.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思路与路径[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4):448-449. 被引量:3
-
10唐松林.教师心育能力目标与高师心理学课程体系重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3):70-7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5
-
1武龙宝,咸春华,姜怀智.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开发与应用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1(2):62-63.
-
2严海辉.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保障系统[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20(4):76-80. 被引量:4
-
3纪伟,谢庆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析及编制原则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6):759-761. 被引量:7
-
4郑信军.学校心理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3(5):58-62.
-
5汤福球.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3(3):62-6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马福全.论人的生成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04(12):101-102.
-
2莫晓红.校区搬迁引起的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以东莞理工学院2012级学生为例[J].科教导刊,2012(31):249-250. 被引量:2
-
3侯艳.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15(10):108-110. 被引量:4
-
4李丽,蓝敏,韩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本分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3(6):23-27. 被引量:2
-
5黄茗,李书慧.广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8,0(17):14-17. 被引量:5
-
6徐建成.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近忧”与“远虑”[J].江苏教育研究,2019,0(21):46-49.
-
7黄杰.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共享平台构建设想[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5):28-31. 被引量:3
-
8党悦.高中《心理健康》教材对比分析——以北京、上海两地版本为例[J].科教文汇,2022(5):115-117.
-
9林榆.初中心育课堂“境入式”教学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23(26):97-100.
-
10贾小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的发展思考[J].进展,2024(9):93-95.
-
1乔理.心理咨询与个别教育的异同[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1):91-93.
-
2吕伟红.关于注重人才培养中的心理健康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6(6):94-95.
-
3林秋生,黎华兴.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1999(6):45-46.
-
4沈贵鹏,王镇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7(4):88-91. 被引量:1
-
5龙国霞.浅议后进生的转化[J].教育革新,2009(12):17-17.
-
6坎悦,同华.马阿訇倡议丧事俭办[J].中国穆斯林,1991,0(4):44-44.
-
7王素红.试论幼儿合群合作行为的培养[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5):75-76. 被引量:1
-
8唐丽.班主任如何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24):72-72.
-
9沈贵鹏.少年期心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5(3):113-116.
-
10翟士英.教育年轻人的“拉”与“推”[J].天风,1997(11):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