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试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思想政治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培养理工科院校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的科学分析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作用没有得到凸现。为此,根据教学实践与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对教学观念、教材、教学方法及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作了系统地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实践中切实有效的教革方案。
作者
陈小玉
机构地区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法律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281-282,共2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工科院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改革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徐惠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2):91-93.
被引量:3
2
胡克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改革[J]
.探索与争鸣,2004(12):44-45.
被引量:9
3
张文显.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J]
.求是,2004(23):47-49.
被引量:4
4
陈永杰.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1):68-71.
被引量:1
5
王晋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3):75-7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钱焕琦.
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应对方略[J]
.高校理论战线,2001(8):43-46.
被引量:23
2
黄伟力.
应把案例教学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10):21-23.
被引量:16
3
郑又贤.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提高“两课”教学与研究水平[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3):62-6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5
1
冀文秀.
关于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考[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3):11-13.
被引量:1
2
李杰,姜殿坤.
浅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改革[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168-169.
被引量:1
3
叶山土.
以学生为本——“两课”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110-113.
被引量:5
4
郭蓉.
思想与法律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初探[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B12):29-30.
5
杜凤静.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刍议[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3(4):105-106.
被引量:10
6
王克峰.
加强高校“两课”实效性的对策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25-27.
被引量:7
7
黄海烈,梁月兰.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探微[J]
.现代企业文化,2008(12):195-196.
被引量:2
8
陆晓莉.
对高校“两课”学生多元评价的探索[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3):44-47.
被引量:3
9
夏宝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新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130-131.
被引量:1
10
秦丽娜,朱丽娅,周炎堃.
情感投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价值[J]
.科技风,2012(17):180-180.
1
吕变庭,段萍.
问题引导与理论讲解是改进哲学课教学的重要途径[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18(3):77-79.
2
叶敦平.
关于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的几点建议[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9):38-41.
被引量:1
3
苏培庆,黄笑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记忆方法和窍门[J]
.自考.职教.成教,2002(6):37-38.
4
杨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体系的创新——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J]
.教学与研究,2000(4):79-80.
5
潘家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意义的再认识及其改革构想[J]
.教育与现代化,2001(3):42-46.
6
邓泽发.
教学方法初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J]
.湖北电大学刊,1997(2):56-57.
7
万冬保.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答题方法和技巧[J]
.自考.职教.成教,2000(21):19-20.
8
钱杭园.
唯物史观产生的理论背景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设计[J]
.思想教育研究,2002(12):39-40.
9
尹长青.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创新[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135-136.
10
谢丽琴,周宏.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时代要求[J]
.常熟高专学报,2002,16(6):23-25.
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
2005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