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爱米丽“镜像”破碎的悲剧——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文本研究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本文指出爱米丽的悲剧在于她自我镜像的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爱米丽试图以把自己封闭在过去的方式来保持自我镜像的完整,进而消解"现实镜子"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然而这种努力却成为了她的悲剧性的根源。
作者 邓繁荣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70-72,共3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8SQNO1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洪流.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悲剧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2):78-79. 被引量:2
  • 2(美)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著,陶洁编..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51.
  • 3方汉文著..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 拉康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61.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