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6,共8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10
-
1高冬梅.建国以来我国蝗灾防治工作的历史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155-160. 被引量:9
-
2官德祥.两汉时期蝗灾述论[J].中国农史,2001,20(3):8-15. 被引量:16
-
3张剑光,邹国慰.唐代的蝗害及其防治[J].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7,17(1):32-35. 被引量:6
-
4(唐)李百药.北齐书[M]中华书局,2000. 被引量:1
-
5(宋)司马光原著,萧放,孙玉文点注..资治通鉴 下[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1667.
-
6(唐)房玄龄..晋书 全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3306.
-
7(北齐)魏收..魏书 第8册卷108至卷114 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65.
-
8宋范晔..后汉书 全1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84.
-
9(梁)沈约,.宋书[M]中华书局. 被引量:1
-
10(唐)李延寿南史[M].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2
-
1陆人骥.中国历代蝗灾的初步研究——开明版《二十五史》中蝗灾记录的分析[J].农业考古,1986(1):311-316. 被引量:18
-
2谭荫初.历史上湖南的水旱虫灾发生特点及其原因[J].农业考古,1986(1):317-324. 被引量:4
-
3王铮,张丕远,刘啸雷.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1995,50(3):248-255. 被引量:33
-
4丁岩钦.中国东亚飞蝗新类型蝗区──海南热带稀树草原蝗区的生态地理特征及其与大沙河蝗区比较[J].昆虫学报,1995,38(2):153-160. 被引量:4
-
5卜风贤.中国农业灾害史料灾度等级量化方法研究[J].中国农史,1996,15(4):38-46. 被引量:26
-
6[4]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
7[5]李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实录[R].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8[9]卫兴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9马世骏.谈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J]昆虫学报,1976(02). 被引量:1
-
10周 尧.中国昆虫学史[M]天则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8
-
1张吉寅.姚崇捕蝗新透视——灾异视域下唐宋姚崇的负面形象[J].唐史论丛,2023(2):162-174.
-
2程佩.中国古代蝗灾述论——从对《大名县志·祥异志》的研究看中国历史上蝗灾的若干特点[J].邯郸学院学报,2009,19(3):115-121. 被引量:2
-
3章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蝗灾述论[J].许昌学院学报,2005,24(1):30-35. 被引量:7
-
4彭展.20世纪唐代蝗灾研究综述[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3):10-14. 被引量:1
-
5殷淑燕,黄春长,仇立慧,李新艳,贾耀锋.关中地区历史时期蝗灾统计及其影响浅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5):159-162. 被引量:8
-
6徐新创,刘成武.湖北省明清时期蝗虫灾害统计特征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60-63. 被引量:3
-
7甄尽忠.论两汉时期的水灾与赈济[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31-34.
-
8蒋积伟.建国初期灾荒史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5(4):100-105. 被引量:8
-
9刘春雨.东汉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76-78. 被引量:2
-
10刘春雨.《后汉书》灾害史料考辨三则[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3):66-67.
同被引文献17
-
1章义和.关于中国古代蝗灾的巫禳[J].历史教学问题,1996(3):7-11. 被引量:14
-
2章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蝗灾述论[J].许昌学院学报,2005,24(1):30-35. 被引量:7
-
3赵艳萍.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2):2-9. 被引量:8
-
4幺振华.唐代灭蝗思想与对策[J].东南文化,2005(6):43-46. 被引量:7
-
5孙正军.《形象与写意:史传书写程式化修辞频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23日. 被引量:1
-
6徐卫林.东亚飞蝗的几种生活习性[J].科技信息,2008(3):309-309. 被引量:5
-
7靳强.唐代社会灾荒观初探——以水旱、蝗灾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2(4):94-98. 被引量:4
-
8陈永林.蝗虫灾害的特点、成因和生态学治理[J].生物学通报,2000,35(7):1-5. 被引量:70
-
9孙正军.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J].历史研究,2014(3):4-21. 被引量:62
-
10官德祥.两汉时期蝗灾述论[J].中国农史,2001,20(3):8-15.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8
-
1冯渝杰.从黄巾拜郑玄看汉末隐逸与地方秩序的重建[J].文史哲,2017(2):141-154. 被引量:11
-
2米善军.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J].鄱阳湖学刊,2018(2):115-124. 被引量:3
-
3闵祥鹏.回归灾害本位与历史问题:中古灾害史研究的范式转变与路径突破[J].史学月刊,2018(6):91-99. 被引量:6
-
4金城.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为灾”现象的考察[J].农业考古,2019,0(4):126-131.
-
5周红冰.金代山东地区“蝗不入境”神话的兴起与消退[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4):65-71. 被引量:2
-
6田艺景.中国古代“飞蝗避境”现象记载与史家观念演变[J].史学史研究,2021(1):17-29. 被引量:1
-
7靳宝.从灾虫到神虫:东汉“蝗不入境”的历史书写[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3):152-160. 被引量:1
-
8安敏.祈祷辄应:历史书写视野下元代“蝗不入境”的史实建构[J].农业考古,2019(3):112-117.
-
1周芸,朱瑾,朱鹏.阿拉善盟沙尘暴统计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1,23(12):46-48.
-
2孟世凯.商和西周时期献禽制初探[J].史学月刊,1987(5):9-13. 被引量:4
-
3高立波.浅议戊戌变法[J].吉林教育(教研),2012(9):67-67.
-
4赵经纬.元代的天灾状况及其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7(3):55-58. 被引量:2
-
5王琳.清代顺天府进春[J].历史教学(下半月),1996(3):55-55.
-
6于文善,吴海涛.晚清淮河流域灾荒成因及其影响——以皖北、豫东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3):9-13. 被引量:6
-
7侯旭东.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J].历史研究,2010(5):4-26. 被引量:41
-
8魏薇.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水灾的特点及影响[J].理论观察,2012(1):80-81.
-
9周磊刚.民国时期农工立国基础争论的演变[J].文史博览(理论),2016(9):9-11.
-
10蔡双全.20-30年代学术界关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5):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