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衔接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特点决定了纠纷解决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解决机制,而应当充分发挥诉讼和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特点,构建科学、系统的诉讼和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作者
刘俊娥
刘文静
机构地区
沧州市委党校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59-160,共2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人民调解
诉讼调解
衔接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1
范愉.
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
.比较法研究,2003,17(4):29-43.
被引量:96
2
汪祖兴.
与ADR相关的保密制度探讨[J]
.现代法学,2005,27(3):56-61.
被引量:6
3
韩标,朱莉青.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法理基础与立法构想[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1):107-109.
被引量:3
4
胡新艳.
完善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几点思考[J]
.理论月刊,2008(4):107-109.
被引量:3
5
陈斌.
中国法院调解制度与美国ADR制度的比较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9(1):115-118.
被引量:5
6
聂铄.
乡土社会的非诉讼纠纷解决与地域文化——1954年至1978年广东省S县人民法院诉讼与非诉讼争端解决比较[J]
.政治与法律,2010(7):136-144.
被引量:5
7
赵清.
“调解优先”下的小额诉讼运行困境及改善[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21(1):41-44.
被引量:6
8
邓梦荻.
新民事诉讼法“小额诉讼”立法现状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1):124-125.
被引量:4
9
郭玉军,甘勇.
美国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ADR)介评[J]
.中国法学,2000(5):127-135.
被引量:55
10
赵轶菲.
民事小额诉讼与调解结合的多元化发展[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2Z):233-2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郭雪慧.
调解视角下的小额诉讼创新[J]
.山东社会科学,2014(2):183-18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唐越.
实现小额诉讼与调解制度的“诉调对接”——以T市基层法院小额诉讼案件为视角[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7(8):109-115.
1
吴天成.
广西推动建立三大调解衔接联动机制[J]
.长安,2010(6):37-37.
2
于成龙.
消费纠纷调解机制创新专题[J]
.工商行政管理,2011(7):38-40.
3
北京东城:“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工作机制[J]
.人民调解,2014(5):48-48.
4
李银平,雷莹莹.
浅析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衔接的几个问题[J]
.决策探索,2009(20):68-68.
5
郭建勇.
设立村级巡回审判点 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J]
.人民调解,2011(10):46-46.
6
徐昌姮.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和谐巫溪[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7(5):79-81.
7
丁芳.
论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28-32.
被引量:4
8
郑中远.
正确应对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
.理论导报,2006(3):9-10.
9
邱迎春.
关于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衔接的浅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2):131-133.
10
高佩贤.
人民调解委员会进驻公安派出所实现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衔接[J]
.人民调解,2010(3):29-29.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