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学中的现代与后现代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简介如果把传统一现代一后现代看做一种分析模式,并将之用于分析理解欧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大致是可行的,因为西方历史上确曾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发展过程。如果把文艺复兴以前以神为依归、以宗教为主要社会控制手段的西方社会视为传统社会,那么,文艺复兴以后兴起的以人的理性为基础。
作者
洪川
机构地区
美国哈佛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出处
《人大法律评论》
2001年第1期15-27,共13页
Renmin University Law Review
关键词
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法学
现代法律制度
现代主义者
法律程序
法律规则
中国法制建设
法官
法学研究
现代法学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2
1
Leslie Paul Thiele.Thinking Politics: Perspectives in Ancient,Modern,and Postmodern Political Theory,1997.
被引量:1
2
Patricia M.Wald.The Rhetoric of Results and the Results of Rhetoric:Judicial WritingsUChiLRev,1995.
被引量:1
3
Linda Ross Meyer.When Reasonable Minds DifferNYULRev,1996.
被引量:1
4
Douglas Lind.Free Legal Decision and the Interpretive Return in Modern Legal TheoryAmJJuris,1993.
被引量:1
5
Robert A.Ferguson.The Rhetorics of the Judicial Opinion:The Judicial Opinion as Literary GenreYale JL& Human,1990.
被引量:1
6
Benjamin N.Cardozo.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1921.
被引量:1
7
Robert P.George.One Hundred Years of Legal PhilosophyNotre Dame LRev,1999.
被引量:1
8
Dennis Patterson.Law and Truth,1996.
被引量:1
9
Philip J.Grib,S.J.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Judicial Decision-MakingCathLaw,1991.
被引量:1
10
Postmodernism and Society,199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郭明辉.
论托尼·莫里森与黑人美学的发展[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9):44-4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陈弘毅.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哲学反思[J]
.人大法律评论,2001(1):1-14.
被引量:1
2
杨建顺.
宪政与法治行政的课题——宪法与行政法学领域的“现代性”问题研究[J]
.人大法律评论,2001(1):28-95.
被引量:9
3
甫玉龙.
世纪大转换时期与政治哲学有关联的神学、哲学体系的转变[J]
.国外社会科学,1996(5):61-65.
被引量:14
4
田成有,李来孺.
重构还是超越: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探询——以德沃金和波斯纳的法律解释论为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57-63.
被引量:14
5
关毅.
法官遴选制度比较(上)[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4):12-17.
被引量:14
6
王晨光.
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及其局限[J]
.法学,2002(6):3-9.
被引量:30
7
傅达林.
刑事和解: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J]
.社会观察,2005(12):24-25.
被引量:24
8
苗金春.
后现代与法律实用主义——理查德·罗蒂法律理论概观[J]
.求索,2005(11):77-79.
被引量:2
9
梁漱溟.朝话[M]//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53.
被引量:1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宪法学》编写组.宪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13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陈晓明.
在绝境中思考法律与正义——论德里达关于法律的解构思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1):55-66.
被引量:2
2
管伟.
论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治理论的解构与质疑[J]
.理论学刊,2008(2):80-84.
被引量:1
3
王治河.
建设性后现代有情法(上)[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7(5):24-34.
4
刘奕武.
侦查阶段运用刑事和解需要注意的问题[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13(2):62-64.
5
杨凡.
现代中国的转轨逻辑与复合目标——从宪法中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结构谈起[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3):72-78.
被引量:1
6
喻怀峰,张胜录.
关于法官精英化的几点思考[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60-6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杨凡.
何以、何谓及如何现代之宪法中的现代化诉求——以宪法《序言》中的“国家任务”为视角[J]
.师大法学,2018,0(2):69-104.
2
崔金星.
环境公益诉讼的后现代性解读与架构[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17-22.
被引量:1
3
吕进,易双.
论德里达对“正义”概念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J]
.世界哲学,2024(2):87-95.
4
李乾熠,林强.
鲁迅小说中的“宽恕”问题及其意义面向[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9):104-109.
1
李佳穗.
批判与质疑:后现代主义法学进入中国[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7):38-40.
2
孙国华,冯玉军.
后现代主义法学理论述评[J]
.现代法学,2001,23(2):157-160.
被引量:13
3
刘仲秋.
后现代主义法学述评[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563-566.
4
胡慧华.
浅谈后现代主义法学[J]
.赤子,2014(2):253-253.
5
冯玉军,苏一星.
后现代法学与马克思主义[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4):114-119.
被引量:4
6
纪智华.
浅谈行政诉讼事实问题及其审查[J]
.智富时代,2015,0(12X):118-118.
被引量:1
7
陈晓君.
我国隐私权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建议[J]
.市场周刊,2005,18(S2):109-110.
被引量:4
8
李文博.
浅议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刑法规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4Z):210-211.
9
方淇,钟婧,郝洁.
保安业社会责任为先的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保安,2012(6):25-27.
10
褚武明.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J]
.社会主义论坛,2009(9):38-39.
人大法律评论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