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机制理论看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3
-
1陈香艳,徐玉恒,孔令国,魏萍,刘玉芹,张素梅.关于农业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29-130. 被引量:1
-
2王艳,杨洁.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运作模式及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51-54. 被引量:6
-
3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37(12):5-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22
-
1车明诚,王慧颖,刘大勇.农业产业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2(4):29-30. 被引量:2
-
2任志涛,姚国强.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分析[J].建筑经济,2007,28(S1):27-29. 被引量:9
-
3袁志成.论农业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前沿,2005(14):42-42. 被引量:3
-
4徐冯璐.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相关度的定量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20-24. 被引量:28
-
5吴春喜.农业管理思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17-1818. 被引量:3
-
6李增梅,李桃.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商业研究,2007(4):208-211. 被引量:15
-
7许泽勇.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14):132-132. 被引量:1
-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被引量:1
-
9高天红,范家骥.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10亚当·斯密[英].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1
-
1杨慧卿,杨林堂.长治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58-60.
-
2伊宗春.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82-382. 被引量:1
-
3钱宝花.旬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84-385. 被引量:1
-
4佟光霁,李存贵.中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探析[J].学术交流,2011(4):94-98. 被引量:7
-
5张敏,卢向虎,秦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4):4-8. 被引量:27
-
6邱佳,史亚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314-317. 被引量:39
-
7吴长波.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不足及完善[J].成人教育,2012,32(4):24-25.
-
8吴长波.农业产业化目标下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73-76. 被引量:4
-
9张小文.支持农村建设的科技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2012,25(12):6-8.
-
10陆韬,刘平养.小规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J].农业经济,2013(7):3-5. 被引量:3
-
1杨建国,郭文奎,刘绍涛.发展生态高效节水农业的制度基础和政策措施[J].甘肃高师学报,2004,9(4):48-50. 被引量:1
-
2许继光.推进农机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山西省农机化发展战略思考之三[J].山西农机,2000(5):4-5.
-
3钱杭.“均包湖米”:湘湖水利共同体的制度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4(6):163-169. 被引量:18
-
4陈永志.变革与创新的交响曲[J].现代农业装备,2014,0(6):1-1.
-
5张蕾.物权法 林权改革坚实的制度基础[J].绿色中国,2007(8):52-54. 被引量:1
-
6马平.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助推城乡统筹发展[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8(7):34-36.
-
7张小罗,王庆芳.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之对策探讨[J].农业考古,2009(3):99-101.
-
8乔金亮.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制度支撑——新一轮农村改革步入“深水区”[J].农村农业农民,2016(5):9-11.
-
9胡晓群,沈琦,徐恭位.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评价与分析——以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4):16-22. 被引量:21
-
10李凌芸.陕西关中灌区农田水利制度、问题及对策探讨——以陕西省扶风县西坡村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7):58-6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