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依据先秦两汉文献和民间流传的"复生"材料,分析了此类小说的特点,并从历史文化视野角度,阐述其思想史意义,既在"游心寓目"的好奇心、娱乐性,也反映着鬼神怪异、是非善恶观念,折射出动乱社会现实带给民众的心理阴影,体现着热爱现实,惧怕死亡的情感倾向、民族心理,以及尊重与珍惜生存的"重生"、"恋生"的生命意识。其文学史意义,既在对后代如志怪小说、传奇、戏曲等艺术形式产生了较大影响,还在肉体复生故事等多种文学因素影响基础上,衍生了"化鸳鸯"、"化蝶"、"化鹤"、"离魂"、"望夫石"之类"复生"模式。剖析了此类现象形成的深层民族心理机制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9,16,共6页
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