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网络犯罪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犯罪具有低投入性、行为跨国性、高科技性、隐蔽性等特点。应对网络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政府出台、国际合作,理论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
作者
李鹏
马道永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123-124,共2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概念
特点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张彦,马立.
论网络犯罪及其社会控制[J]
.江苏社会科学,2001(5):127-132.
被引量:17
2
卜安淳.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控[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1):105-112.
被引量:15
3
张凯.
网络犯罪及其侦察技术[J]
.国外科技动态,2001,0(10):22-25.
被引量:3
4
靳娟娟.
网络环境中的网络犯罪和法律问题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00,21(6):5-8.
被引量:6
5
刘广三,杨厚瑞.
计算机网络与犯罪[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0,12(2):50-54.
被引量:28
6
谢应霞.
论网络犯罪的原因及刑事法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08(28):345-34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李鹏,马道永.
浅析网络犯罪[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123-124.
被引量:3
2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被引量:4
3
[3]孙伟平著.网络犯罪及其处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4
[意]菲利 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导言第1页.
被引量:16
5
[美]吉思·史蒂芬斯.《信息空间的犯罪活动》[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6,:74-74.
被引量:1
6
[法]比卡.《犯罪学展望和思考》,王立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被引量:1
7
[美]奥格朋.《社会变迁》,费孝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0页
被引量:1
8
斯皮内洛.《世纪道德》,刘钢译,[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被引量:1
9
[日]西田修 著,何为.浅谈电子计算机犯罪[M]群众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10
(英)尼尔·巴雷特(NeilBarrett)著,郝海洋.数字化犯罪[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3
1
唐毅.
浅析网络信息犯罪[J]
.商业研究,2002(14):92-93.
被引量:1
2
秦晓波,高毅,龙刚,柴志成.
论网络犯罪及预防[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24-28.
被引量:2
3
栗克元,吴国胜,郝斌.
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2(4):47-52.
4
郑文.
网络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5(1):82-87.
被引量:3
5
袁军鹏.
网络犯罪预防与防火墙技术[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3):67-69.
被引量:2
6
孙丽燕.
虚拟社区中青少年网民网际互动的动机与规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24-27.
被引量:1
7
栗克元,吴国胜,郝斌.
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16(6):14-24.
被引量:1
8
陈洪兵,安文录.
驱散网络世界的一片乌云——网络犯罪——兼与计算机犯罪比较研究[J]
.犯罪研究,2004(5):44-47.
被引量:2
9
王作富,庄劲.
黑客行为与两极化的刑事政策[J]
.湖南社会科学,2004(6):62-65.
被引量:2
10
沈汝发.
我国“网络与青少年”研究述评[J]
.青年探索,2001(6):3-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严耕等.网络伦理[M]北京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2
张治军,陈凤.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防范[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2):76-79.
被引量:3
3
张跃仙.
网络犯罪侦查的IP定位跟踪技术研究[J]
.信息网络安全,2011(6):72-7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谢应霞.
论网络犯罪的原因及刑事法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08(28):345-346.
被引量:5
2
秦玉海,储烨.
网络贩卖枪支犯罪的侦查方法与防控策略[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16(1):101-104.
3
秦玉海,储烨.
网络贩卖枪支犯罪的侦查方法与防控策略[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17(1):43-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鹏,马道永.
浅析网络犯罪[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123-124.
被引量:3
2
马传贝.
探究网络犯罪的刑事法对策[J]
.法制与经济,2015,24(2):133-135.
被引量:1
3
赵静,聂蔓芸,武珊珊.
试析网络犯罪[J]
.法制博览,2018(16):38-39.
4
沙航.
非接触性犯罪的产业化趋势及侦查对策[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3):13-17.
5
王华清.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策及侦查探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2):306-307.
被引量:3
6
叶碧虾.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侦查与防控探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S1):18-19 31.
1
草瑜.
与黑客对话[J]
.走近科学,2000(5):44-48.
2
美国积极应对网络犯罪挑战[J]
.瞭望,2000(22).
3
纪淑方.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J]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1999(3):28-29.
4
西格.,爱,于珩.
网络犯罪[J]
.商业周刊(中文版),2000(4):55-60.
被引量:2
5
白硕.
黑客·黑术·克黑术[J]
.Newton-科学世界,2000(4):58-60.
6
陈晨星.
你的信息安全吗?[J]
.经济与信息,1998(12):20-27.
被引量:1
7
林少文.
网络“黑客”白,黑,灰[J]
.改革纵横,2000(4):36-37.
8
赵亚莉.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
.中国科技博览,2014(3):433-433.
9
杨继宏.
因特网上的“黑客”——网络犯罪与电脑警察[J]
.科学之友,1997(12):30-31.
10
胡远慧.
我国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刍议[J]
.学习论坛,2001,17(8):45-46.
被引量:4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