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举证时限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一。
作者
赵东京
厚德顺
机构地区
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7-109,共3页
Shandong Judges Training Institute Journal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
诉讼证据
期间制度
举证责任
法院指定
法律后果
法律规定
当事人
证明
分类号
D92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吴泽勇.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正当化[J]
.法学,2005(1):70-78.
被引量:18
2
陈桂明,李仕春.
程序安定论──以民事诉讼为对象的分析[J]
.政法论坛,1999,17(5):78-90.
被引量:85
3
韩波著..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35.
4
乔宪志主编,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编..中国证据制度与司法运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584.
5
程春华..民事证据法专论[M],200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韩元恒,丁力辛.
建立“大管理”体系 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河北省泊头市人民法院推行审判流程管理的调查[J]
.人民司法,2001(6):16-18.
被引量:3
2
佛法研.
法官助理与法官员额问题研究[J]
.人民司法,2002(8):36-41.
被引量:20
3
于栋修.
审判流程管理:司法改革的有益探索[J]
.人民司法,2000(4):25-27.
被引量:5
4
曲也直.
完善审判管理的核心──分权制衡 权责统一[J]
.人民司法,2000(7):17-18.
被引量:2
5
李勇.
立审分立及立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J]
.人民司法,2000(12):34-37.
被引量:6
6
王亚新.《关于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运作状况的调查报告》,2002年8月北京“比较民事诉讼法国家研讨会”论文.
被引量:1
7
李岩.《司法改革,取得突破》,《人民日报》2002年10月16日.
被引量:1
8
《粤法院昨起全面推行改革》,《广州日报》2000年1026日.
被引量:4
9
李宜航、林洁.《广东法院."大立案''踢开审判"暗箱"》,《羊城晚报》2000年1025日.
被引量:1
10
刘岚、冯建波.《山东“大立案”带来大变化》,《人民法院报》2000年12月14日.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1
1
王亚明.
司法改革语境下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初探[J]
.金陵法律评论,2020(1):185-199.
被引量:2
2
张亮,黄茂醌.
我国民事审判重心全面下沉的体系性应对[J]
.河北法学,2022,40(7):149-168.
被引量:4
3
王亚明.
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处分权问题探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22-125.
4
韩万江.
试论我国民事二审当事人地位的再建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48-49.
5
徐开金.
试析程序公正的法经济学意义——以民事诉讼程序为分析对象[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1):43-47.
被引量:1
6
朱展望,邹松文.
民事简易程序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浙江省金华市两级法院为考察对象[J]
.法律适用,2001(8):48-52.
被引量:2
7
林劲松.
民事抗诉制度的基础性缺陷[J]
.河北法学,2005,23(1):129-132.
被引量:11
8
周桂党.
论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的自认——兼论《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84-86.
9
张昊,刘波.
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正当性分析[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3):26-30.
被引量:1
10
陶一鸣.
试析再审程序的正当性[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51-55.
同被引文献
9
1
Herbert W.Zimmermann.Quantum Thermodynamics of Entropy Production and Time–An Approach to Irreversibility[J].Zeitschrift für Physikalische Chemie,2006,Vol.220(9):1131-1158.
被引量:1
2
陈洪杰.
新《民事诉讼法》中的“新的证据”应作如何理解——兼与张卫平教授商榷[J]
.学术界,2008(3):129-135.
被引量:3
3
陈思.
论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5):26-28.
被引量:2
4
陈凤贵.
论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J]
.前沿,2011(7):101-103.
被引量:4
5
陈慧.
对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再思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6):157-159.
被引量:1
6
初立君.
《民事诉讼法》逾期举证失权制度若干问题之探讨[J]
.知识经济,2013(18):26-28.
被引量:1
7
仇金.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16(1):31-37.
被引量:3
8
顾婷.
论授益行政与损益行政诉讼中被告逾期举证后果之差异及完善[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13(2):17-21.
被引量:2
9
王雯.
浅析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兼评新《民事诉讼法》第65条[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5):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聂洵.
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问题[J]
.商,2015,0(25):225-226.
1
赵淼,韩俊.
举证时限制度探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S2):71-73.
被引量:1
2
王实.
对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评价[J]
.法学杂志,2003,24(1):31-33.
被引量:3
3
张建权.
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2):45-50.
被引量:2
4
顾玉彬.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之救济方式的多元化初探——兼论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中的证据失权制度[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95-97.
被引量:2
5
郭建勇.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3(3):53-55.
6
杨瑞.
论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缺陷[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3):148-150.
7
赵祖发.
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探析[J]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5(1):21-25.
被引量:1
8
高琦.
试谈举证时限制度[J]
.黑河学刊,2005(3):89-92.
被引量:1
9
陈真真,梁潇.
浅析我国现行民事举证时限制度[J]
.商,2013(13):285-285.
10
李利.
被告答辩随时主义与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之冲突[J]
.律师世界,2003,0(4):38-39.
被引量:1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