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失实报道及其本质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拉萨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恶意歪曲事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是在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下产生的。本文对这些失实报道予以归类、分析,并由此探讨我国目前在国际传播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作者
罗宁
郜毅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08年第5期20-21,共2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西方媒体
拉萨事件
失实报道
分类号
G219.1 [文化科学—新闻学]
D677.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刘国强.
国际传播中的国家主义价值观及其冲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9):164-16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武跃.
国际贸易报道误区分析[J]
.中国记者,2005(7):24-25.
被引量:3
2
[美]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新华出版社,1999.p155.
被引量:2
3
[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被引量:989
4
[日]大沼保昭 王志安.人权、国家与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2003..
被引量:12
5
[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被引量:15
6
张骐等.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7
邵培仁,邱戈."我是谁":论当前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D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0600/50604/11.doc.
被引量:1
8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9
童世骏.全球政治中的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批判[G].许纪霖主编.全球正义与文明对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10
麻争旗.论国际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G].蔡帼芬,徐琴嫒主编.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刘子轩.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的立场选择[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5):66-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刘派.
浅析西方媒体的偏见以及失实报道——从CNN对拉萨3·14事件的失实报道说起[J]
.东南传播,2008(7):46-47.
被引量:3
2
解春玲.
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J]
.心理科学,2005,28(1):146-148.
被引量:18
3
范士明.
政治的新闻——美国媒体上的西藏和“西藏问题”[J]
.太平洋学报,2000,8(4):45-61.
被引量:17
4
耿晓伟,郑全全.
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2):379-382.
被引量:44
5
许静,梁宁建,王岩,王新法.
内隐自尊的ERP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4):792-796.
被引量:18
6
刘颖,郝亚明.
想象与对话——中法媒体报道下的西藏[J]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1):86-89.
被引量:5
7
Greenwald A G, Banaji 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 logical Review, 1995,102(1) : 4-27.
被引量:1
8
Wilson T D, Lindsey S, Schooler T Y. A model of dual attitude.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0, 107 (1) : 101-126.
被引量:1
9
Greenwald A G, Nosek B A. Health of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t age 3. Zeitschrift for Experimentelle Psychologie, 2001, 48:85-93.
被引量:1
10
Nosek B A, Smyth F L. A multitrait-multimethod val- idation of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07, 54(1) : 14-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卜建华,杜善勇.
西方媒体歪曲西藏问题的根源、本质及应对措施——拉萨“3·14”事件引发的思考[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6(6):163-167.
被引量:4
2
曾率,贺岭峰,高旭辰.
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J]
.心理研究,2010,3(2):40-46.
被引量:6
3
谭迎春.
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国的原因及对策——拉萨3.14事件所引发的思考[J]
.企业导报,2010(4):25-28.
被引量:3
4
黄晓伟,高旭辰.
西方媒体对内外部事件报道的差异[J]
.东南传播,2010(7):16-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刘派.
浅析西方媒体的偏见以及失实报道——从CNN对拉萨3·14事件的失实报道说起[J]
.东南传播,2008(7):46-47.
被引量:3
2
陆益龙.
态度、认同与社会分层的主观建构——基于2008CGSS的描述性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11(5):53-57.
被引量:11
3
董澄.
浅析非战争军事行动摄影报道[J]
.新闻世界,2012(12):184-185.
4
张娟.
当前西方主流媒体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以对达赖访美的报道为例[J]
.青年记者,2014(12):45-46.
5
丁爱群.
新闻标题主权建构的积极批评语用分析——以“3·14”事件报道为例[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37-44.
6
王万宏.
涉藏网络图像传播特点研究[J]
.民族学刊,2014,5(4):15-18.
7
王庆.
媒体归因归责策略与被“雾化”的雾霾风险——基于对人民网雾霾报道的内容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2):37-42.
被引量:11
8
冯韬.
受众:改变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负面影响的因素[J]
.湖北社会科学,2015(5):191-195.
被引量:1
9
尹训荣.
青年学员对中日两国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8):33-35.
10
徐惠,陈功,马宏佳.
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支持程度与学生化学学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2):100-106.
被引量:8
1
罗宁,郜毅.
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失实报道及其本质分析[J]
.决策探索,2008(12):53-54.
被引量:1
2
章永宏.
对事实的歪曲与篡改——西方一些媒体在拉萨事件中的表现[J]
.中国记者,2008(4):10-11.
被引量:1
3
栾轶玫.
突发事件中,网民的主流意识正在形成——以拉萨事件为例[J]
.视听界,2008(3):64-65.
被引量:3
4
周洁瑜.
关于“太CNN”和“反CNN”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东南传播,2008(6):36-37.
5
覃娟,李新文.
从拉萨“3·14”报道看媒体应对危机事件[J]
.哲理(论坛版),2009(2):51-57.
6
传媒动态[J]
.传媒观察,2008(5):64-64.
7
陈艳辉.
浅析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矛盾的新动向——从“拉萨事件”的报道说开去[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24-27.
8
陈力丹.
突发事件报道贵在“先声夺人”[J]
.当代传播,2008(3):98-98.
被引量:1
9
王武录.
宏观性·倾向性·萌芽性——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印象[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1):137-139.
10
王洁.
中外电子书商业模式对比分析[J]
.新闻传播,2013(1):49-49.
东南传播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