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艺术生活》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Art & Life
同被引文献25
1 秋盈.古今扇谈[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1997(6):27-28. 被引量:1
2 杨祥民.工艺之扇的审美性及其历史演变[J] .艺术生活,2007(6):49-52. 被引量:1
3 杨琳.漫说中国古代扇子[J] .寻根,2002(4):26-32. 被引量:3
4 李晖.掩扇·却扇·盖头——婚仪民俗文化研究之二[J] .民俗研究,2001(4):156-167. 被引量:4
5 罗微.人类学视野的古代汉族凤冠符号象征意义[J]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1):1-4. 被引量:3
6 冯超颖.班固《竹扇赋》体裁之我见[J] .文史杂志,2006(6):58-60. 被引量:2
7 王圻,王思义撰.三才图会[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25. 被引量:1
8 Fan Museum Org. About The Fan Museum. The Museum-A brief history of fans[DB/OL]. The Fan Museum, [2011-1-10]. http://www, fan-museum. org/history, asp. 被引量:1
9 Asia Recipe Com. Chinese Fans [EB/OL]. Asia Recipe Com. [2011-02-22]. http://asiarecipe, corn/ ehinaian, html. 被引量:1
10 陈季君.中国扇文化嬗变的轨迹[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5
1 马云慧.沉积三千年 传承路遥远——《中华响扇》教育个案剖析[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2):72-76.
2 加晓军,王凯娜.桂林团扇工艺研究[J] .西部皮革,2016,38(14):13-13. 被引量:2
3 黎科,刘强.从羽扇到雅扇的文化流变——中国扇文化的人类学探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5):129-134. 被引量:3
4 陈梦琦.休将纨扇抛——女性作家与团扇诗词[J] .今古文创,2024(15):50-52.
5 闫娜娜,吴国良.论扇面的形式美[J] .中国包装工业,2014,22(9X):68-6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
1 肖宇虹,牟旭,陈心心.扇元素在传统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19,41(6):77-77. 被引量:1
2 廖秦,黄成.“非遗”视域下三河羽扇制作技艺与传承研究[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1(1):48-54. 被引量:2
3 窦倩倩,肖旺群,项传兵.符号学视域下中国扇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1):43-46. 被引量:2
4 金蕾.朱瞻基山水人物扇的设计初探--以扇面“松下读书图”为例[J] .流行色,2022(3):132-134.
5 孙慧良,李佳晟,牛晓霆.传统折扇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12):5-9. 被引量:5
6 宋佳佳.桂林剖丝团扇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征研究[J] .大观(论坛),2024(3):130-132.
7 宋冬慧,曾冰微.桂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与区域文化品牌建设[J] .艺术科技,2019,32(13):45-46. 被引量:1
1 邹承辉.扇与中国文化[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17(1):115-119. 被引量:4
2 黄建平.扇[J] .企业家(内刊),2009(9):110-110.
3 张新建.博大精深中国扇文化(之一)[J] .中外文化交流,2012(2):36-39. 被引量:1
4 张新建.博大精深中国扇文化(之二)[J] .中外文化交流,2012(3):62-67.
5 赵音.中华文化之瑰宝——扇面艺术之初探[J] .大家,2012(3):2-2.
6 赵音.中国古代扇面文化之探究[J] .大家,2011(4):10-11. 被引量:1
7 张兵.中国“扇文化”中的文人情结[J] .大家,2011(9):169-170.
8 孙怡清.挥洒自然得清凉——闲话中国扇文化[J] .东方艺术,2004,0(2):174-175.
9 游晓婷.现代元素在扇艺上的应用[J] .浙江工艺美术,2009,35(1):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