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侦查程序改革略探——以侦查权为中心
On the Reform of Procedure of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摘要
"历史表明,凡是在人类建立了政治或社会组织单位的地方,他们都曾力图防止出现不可控制的混乱现象,也曾试图确立某种适于生存的秩序形式."[1]
出处
《金陵法律评论》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Jinling Law Review
参考文献4
-
1樊崇义.论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J].政法论坛,2001,19(2):47-56. 被引量:56
-
2(英)丹宁(Alfred,Thompson,Denning)著,李克强等译..法律的正当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82.
-
3(美)埃尔曼(Ehrmann,H.W.)著,贺卫方,高鸿钧译..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351.
-
4[苏]波鲁鲍夫(Порубов,Н·И·) 著,冯树梁.预审中讯问的科学基础[M]群众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6
-
1《法制日报》,2000年5月7日(第3版),《中国法学家法律观的转变》. 被引量:2
-
2公丕祥.法律文化的冲突融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
3边沁语.见陈瑞华著刑事审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 被引量:1
-
4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1
-
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A].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被引量:2
-
6程味秋,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5
-
1樊崇义,史立梅.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公安法治[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4):14-19.
-
2邹定华.客观真实,还是法律真实——刑事证明标准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6(20):15-16.
-
3席舜.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诉讼文化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2):71-73.
-
4周领军.试论诉辩交易何以可行——由国内诉辩交易第一案谈起[J].政法论丛,2002(4):21-23. 被引量:3
-
5方德发,丁绍中.关于“污点证人”制度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4,18(3):29-29. 被引量:2
-
6张会峰.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J].法学,2002(4):36-41. 被引量:25
-
7史立梅,刘林呐.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9(4):81-85. 被引量:9
-
8陈卫东,刘计划.2001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2(1):86-90. 被引量:2
-
9何永军.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是非之争[J].成都师专学报,2002,21(3):21-25.
-
10王军.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之重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4-85.
-
1万毅.论侦查行为法治原则——兼谈我国侦查程序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5):33-38. 被引量:2
-
2陈卫东.侦查程序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检察,2008(24):6-7. 被引量:3
-
3毛立新.侦查能力视野下的我国侦查程序改革[J].犯罪研究,2008(1):22-27. 被引量:3
-
4马静华.控辩平衡视野中的侦查程序改革[J].中国律师,2012(8):19-20.
-
5徐静村.侦查程序改革要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6):3-8. 被引量:7
-
6毛立新.侦查程序改革及公安应对之策[J].中国刑事警察,2006(4):27-28. 被引量:1
-
7谢成峰,杨林.渎职侵权案件诉讼难的原因及对策[J].魅力中国,2008,0(25):47-47.
-
8毛立新.侦查程序改革及公安应对之策[J].中国刑事警察,2006(2):47-49.
-
9万毅.程序正义的重心:刑事侦查程序论——兼论我国侦查程序改革[J].金陵法律评论,2002(2):110-126. 被引量:34
-
10李文华.浅议侦查程序改革[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4):74-77.